第66章 天國贈禮(第2頁)

 但那有個前提就是法國海軍遠強於奧地利海軍,然而此時的法國海軍雖然取得了地中海海戰的勝利,卻是元氣大傷。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比法國海軍內部更清楚,到底是不是他們擊沉了英國人的艦隊。

 當時英國人的損失遠小於法國海軍,但是後者佔據主場之利,而且這種近距離的混戰讓裝備更精良,兵員素質更高的英國人並不能發揮他們的全部優勢。

 而之後那支英國艦隊的命運必然是由奧地利海軍決定的,此時的法國海軍可沒有任何把握打贏這場戰爭。

 由於海軍官兵的堅決反對,阿格拉部長的提議被否決。然後有人提出了一個更加激進的做法,那就是直接以全面戰爭威脅奧地利。

 實際上法國和奧地利並不接壤,所以所謂的全面戰爭不過是個噱頭而已。

 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列日公國,雖然法國人在這裡的名聲很臭,但是這裡確確實實生活著大量的法語居民。

 而且由於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崛起,讓當地的法語居民很受傷。除此之外梅特涅時代遺留下來的高壓政策也讓當地人十分反感。

 強推德語教育、奧地利文化,照搬奧地利法律和官僚體系。梅特涅是真想將列日公國快速同化成奧地利領地。

 然而欲速則不達,當地人千百年來形成的習慣並不是說變就能變的。

 此時法國人就盯上了該區域,畢竟當地的奧地利駐軍數量並不多,而且整個德意志也是亂糟糟一片,此時應該不會再搞出什麼德意志聯軍來。

 其實躲到了阿爾薩斯-洛林的路易·菲利普也是法國臨時政府的心頭大患,但是根據之前的協議阿爾薩斯-洛林是屬於德意志邦聯的一部分。

 雖然阿爾薩斯-洛林並沒有德意志邦聯的軍隊駐紮,但是進攻阿爾薩斯-洛林就等於向整個德意志邦聯宣戰。

 之前法國與德意志邦聯的兩次摩擦都沒有佔到任何便宜,所以對於貿然開戰還是十分忌憚的。

 不過理論上講奧地利人也不會保護前法國國王,但是如果一個法國國王足夠不要臉,他還可以以德意志公爵自居。

 沒錯!此時路易·菲利普自稱是阿爾薩斯-洛林公爵,甚至威脅法國臨時政府說“如果你們敢攻打阿爾薩斯-洛林,我也學盧森堡人那樣去法蘭克福控訴你們!”

 注:法蘭克福是1848年德意志邦聯大議會的所在地。

 法國臨時政府在奧地利進軍中意大利問題上拉扯了好幾天,最終在弗蘭茨解放羅馬城第二天將他們的最後通牒送到羅馬。

 法國人的威脅是一場全面戰爭,但這倒是讓庇護九世堅定了跟隨奧地利一方的決心。

 因為單從情報傳遞的速率來看,法國臨時政府就差了奧地利人好幾個檔次。

 其次奧地利軍隊的強大,庇護九世是親眼見證過的。之前保衛教皇國的不只有瑞士衛隊,只是瑞士人最出名而已。

 法國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甚至是德意志人,教皇國國內有各種各樣的僱傭兵。

 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要靠外國的軍隊來保護自己的地位,這個國家的腐朽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單就個人道德來說,庇護九世要比他的前幾任強上不少,畢竟他並不是一個政客、商人、騙子、或是陰謀家之類的。

 實際上教皇這個角色從中世紀開始就一直在跑偏,以至於人們對其道德的標準一降再降。

 庇護九世和他的主教團們想出解決信仰危機的方式就是將教會和奧地利帝國綁定在一起。

 因為此前奧地利帝國教會就是這樣崛起的,此時奧地利帝國教會的富裕程度完全不是教皇國能相比的。

 教皇國雖然不像奧地利本土教會那樣接地氣,但是前者卻有後者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大義之所在。

 其實庇護九世此時還有一個瘋狂的想法,那就是再搞一次十字軍東征,也許這樣就能恢復民眾對宗教的信仰了,也能挽回自己的顏面。

 加冕儀式完成之後,庇護九世來到了弗蘭茨身邊。

 “孩子,你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不知道你對這次的禮物還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