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相逢偶遇禶鯑(第2頁)

 從態勢上看,正統聯盟處於一個被包夾的狀態,只有在靠近北意大利地區的提切諾州能接受來自外界的援助。

 但實際上當地的保守派勢力已經被自由派所滲透,雖說民眾還是支持前者,但是當地政府高層已經徹底倒向了後者。

 所以一旦開戰瑞士的正統聯盟將會徹底被自由聯盟包圍,前者想要重奪提切諾州必須要先拿下聖哥達山口。

 而聖哥達山口是一道天險,當初幾百瑞士民兵就曾在此打敗過神聖羅馬帝國的數萬精銳部隊,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也不為過。

 雖說瑞士地區多山大多易守難攻,但是隻要攻下盧塞恩,正統聯盟除了瓦來州還能苟延殘喘,其他州就只能選擇投降。

 因為盧塞恩便是正統聯盟的大門,一旦失守剩下的州就只能任人宰割。但在“和平主義者”杜福爾看來,能不打仗就不打。不過無論是打是和,他都需要更多的士兵和大量的火炮。

 此時自由聯盟只有區區五萬兵力,這是遠遠不夠的。不久前杜福爾就已經向政府提出擴軍至十五萬的建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予有效威懾。

 不過火炮的缺口問題並沒有得到改善,現在瑞士軍隊只有不到五十門火炮,其中大部分還在正統聯盟的要塞之中。

 杜福爾的提議是提供五百門新式火炮,其中八磅炮不應少於兩百門,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火力。

 但這顯然有些過於強人所難了,因為同一時期歐洲炮兵的典範法國人,也只裝備了大約一千門左右的火炮。

 而且法軍的主力火炮依然是六磅炮,最大射程在1300-1500碼之間,射速每分鐘1-2發,炮重在1500磅上下,雖說都是近些年造的,但是所用技術和材料依然與拿破崙時期相差無幾。

 另一方面正統聯盟,也就是瑞士天主教聯盟的狀況就有些讓人擔心了。牧師貝利特和將軍烏爾裡希·薩利斯這兩個人在維也納軍事學院並不太遭人待見。

 這倒不是奧方對瑞士正統聯盟不支持或者有意刁難,而是這倆貨實在太廢了。

 本來弗蘭茨就不指望貝利特這種神棍能打仗,但是沒想到這位烏爾裡希將軍更是極品中的極品,本人性格衝動易怒就算了,因為脾氣火爆而擅長進攻的將領歷史上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