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秀 作品

第七十八章 最差的時代?最好的時代?(第2頁)

 其實當地的包買商和容克貴族們也在為收入減少這件事情發愁。

 於是乎,這群人便向普魯士政府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那就是西里西亞的織工們都跑去奧地利了。

 其實這本身沒什麼,但是看怎麼理解。

 比如可以理解成,這些西里西亞人對普魯士不忠,他們寧可去建設奧地利,也不願意在普魯士的土地上認真工作。

 雖然是歪到不行的理解,但是偏偏就說到了威廉四世和普魯士高層的心坎裡。

 此時的普魯士在各方面都明顯弱於奧地利,尤其是在盧森堡危機之中,其主席地位幾乎無法撼動。

 現在就連德意志關稅同盟的總部都搬到了維也納,看來早晚他們也會將德意志邦聯的總部搬過去。

 實際上這完全是巧合,德意志關稅同盟和德意志邦聯的總部都是臨時輪換的。不過是在普魯士等國逼宮時剛好輪到了維也納而已。

 當然也不排除是在輪到了維也納之後才去逼宮的,畢竟這樣可以有更多文章可做,更可以顯得奧地利更蠻橫。

 西里西亞當地容克貴族的抱怨,剛好就戳中了普魯士高層脆弱的自尊心。

 普魯士政府立刻下令禁止西里西亞地區的無業工人前往奧地利,違者重罰。

 普魯士政府的本意是將人留在當地,為西里西亞當地紡織業續命,同時防止奧地利利用其廉價勞動力。

 然後便徹底斷絕了這些貧窮織工們的生路,當地的工廠主們得到了政府支持更是拼命壓榨起這些人最後的價值來。

 其實普魯士高層之中不是沒有人看出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弊端,但是此時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窮小子了。

 他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自然明白若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只有他先幫了別人,別人才能幫他。

 這是融入一個新集體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官官相護,古來如此。

 維也納,美泉宮。

 弗蘭茨將自己的小夥伴都聚集在一起,不為別的只為花錢。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弗蘭茨發現了一個問題,奧地利的窮人花錢永遠比富人勐。

 無論是分期付款,還是分紅,結果都是窮人瘋狂買買買,然後富人將錢存進銀行,或者繼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