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頭盔(第2頁)

 可當他看到信的內容時恨不得將其撕得粉碎,但作為國王他只能做出不在意的樣子。

 “恭喜您,偉大的國王陛下,您的靈感娛樂了大眾,在此我們向您表示感謝。”

 ——法蘭西報社《愚蠢》向您致敬。

 其實這個頭盔的尖頂設計是為了讓騎兵部隊可以用來當做佩戴羽毛和馬鬃的支架,這在當時的軍隊中非常普遍,可以用來裝飾和提升士氣。

 第二,也是最主要的加一個尖頂,可以有效偏移針對頭部的劈刺,因為在當時的騎兵作戰中,馬刀互劈是常規戰術。

 當然,你非要提奧地利的槍騎兵和美國的手槍騎兵也沒辦法。

 奧地利,維也納。

 普魯士的頭盔風波倒是給奧地利人提了個醒,他們也該設計新頭盔了。奧地利的設計絕不能步普魯士的後塵,一定要大方、得體、實用....

 於是乎,奧地利帝國政府內部又吵成了一團,梅特涅親王主張繼續沿用匈牙利風格布皮盔,甚至是匈牙利驃騎兵經常佩戴的毛氈帽。

 這種裝備的好處是美觀、實用、廉價,但是這玩意在防劈砍方面毫無作用,且經常會被士兵在上面搞得裝滿五顏六色的裝飾品,影響整體觀感,會給對方一種很弱,給普通民眾一種雜牌軍的感覺。

 科羅拉夫伯爵訪問專家,並且找了奧地利最有名的鐵匠家族,為奧地利帝國的騎兵設計出了一種,他自認為是完美的頭盔。

 這種頭盔比普魯士的頭盔更大,更堅固,用上等的皮革包裹著鐵板,可以防禦絕大多數的斬擊,甚至能在50米距離擋住散彈的攻擊。

 (他們的實驗是鋼珠無法擊穿頭盔,至於頭盔下面的腦袋會變成什麼樣就不歸他們管了。)

 頭盔頂部更是有一個用黃銅製造的半圓形插槽,可以用來放大量裝飾物,比如將高聳的羽毛紮成一個半圓形什麼的。

 (實際上這就是後來奧地利帝國騎兵制式頭盔)

 為了軍容齊整,還可以統一將頭盔上的半圓形裝飾物換為黑、金兩色,這樣更能凸顯奧地利軍人的氣質,以及帝國的財力。

 當然,老書友都應該知道,凡是奧地利人以實用為目的生產的產品就沒一個實用的。

 科羅拉夫伯爵的頭盔也一樣,這玩意在不裝羽飾的情況下重量高達3.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