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科學家們(2)(第2頁)

 歷史上的阿伏加德羅一生從不追求名譽地位,只是默默地埋頭於科學研究工作中,並且在1811年提出分子假說,這本該使人們對物質結構的認識推進了一大步。

 但遺憾的是,阿伏加德羅的卓越見解長期得不到化學界的承認,反而遭到了不少科學家的反對,被冷落了將近半個世紀。

 可現在又不同了,在尊重科學和知識的“唯物主義者”弗蘭茨的鼎力支持和資助下,這位遭受冷遇的科學巨匠就獲得了與全中歐最好的化學家們交流和探討的寶貴機會。

 這讓他極大地完善了自身的理論,同時也讓那些鼻孔朝天看人的天才們重新審視自己。

 這讓他極大地完善了自身的理論,同時也讓那些曾經對阿伏加德羅的理論不屑一顧的天才們重新審視這個理論。

 此時在場的化學專家有:

 富克斯,巴伐利亞人,礦物學家,分析化學奠基人之一。

 德貝來納,一位自學成材的天才,創造的由氫化裝置組成的充氣氣體照明燈,極大地影響了當時和後世的公共照明工程,同時也是一位檢驗原子量方面的專家。不過由於沒錢沒勢,並沒有獲得他所發明技術的專利,生活十分拮据。

 費希爾,波西米亞人,以他發現的“費希爾鹽”載入無機化學史冊,同時也是伏達電池的先驅者之一,確立中毒檢測的方法。

 (伏打電池,早期電池,實用性很差。)

 蓋莫林(也稱格麥林),漢諾威人,氰化物專家,編寫了諸多化學入門著作,培養了一批後世聞名的化學家。

 米切利希,奧爾登堡人,晶體化學專家,合成了“硝基苯”,在燃料,火藥,蔗糖發酵方面均有傑出貢獻。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弗里曼·龍格,漢堡人,從煤焦油中萃取酚、氮等物質,研發紙色譜,同時也是紙色譜測定技術的先驅,還是染料化學的大老。

 舍恩拜因,巴登人,全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典型,其中最主要的幾個發現是自動氧化、誘導反應、火棉膠(硝化纖維,蕪湖起飛)、電化學和鈍化鐵。雖然一輩子都致力於治病救人,但是他的發明後來基本都成了殺人的武器。

 維勒,格麥林的學生,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之一。

 李比希,農業化學奠基人,與維勒一同合成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