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猶太人要建國(第2頁)

 按照斯特拉特福子爵的估計很多猶太人都會仰慕強大的大英帝國,他們都會願意成為英國的盟友,而且在這個天方教盛行的區域,他們的盟友也只能是英國。

 而帕麥斯頓相信,猶太人在大量進入奧斯曼帝國之後,會蠶食這個崩潰中的帝國。而最終猶太人會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努力維持這個帝國不倒,而這就是英國人的目的。

 《泰晤士報》刊登了一篇頭條文章,報道了“安置猶太人返回家園”的計劃,說這一計劃正受到“認真的政治考慮”。

 不過《泰晤士報》的節操,大家都懂的。甲午戰爭時期600英鎊就被日本人收買,罔顧事實的報道,甚至連英國利益都能棄之不顧。

 就在帕麥斯頓和斯特拉特福子爵為猶太國造勢的時候,《泰晤士報》用整版報道了西波斯尼亞人是如何被奧斯曼人壓迫的,奧地利帝國是為了維護世界的正義與和平才不得不“接納”了西波斯尼亞。

 由於西方人本來就不待見奧斯曼人,又看到海一般的鐵證,英國國內立刻群情激憤,呼籲支持奧地利拯救波斯尼亞。再加上之前赫爾穆特中將的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英國人的反戰情緒高漲,甚至要求和奧斯曼帝國斷絕盟友關係。

 很多政治家都不得不表態,會慎重處理和奧斯曼的關係,並對波斯尼亞給予一定幫助,就連英國女王都聲稱一定會讓虐待文明人的野蠻君主付出代價。

 維多利亞女王找到墨爾本子爵告訴他,英國和奧斯曼的關係依然不變,但是奧斯曼蘇丹必須為自己的罪行道歉,並且做出必要的讓步。

 老實說,就算女王不找自己,墨爾本子爵也打算這麼做,因為輿論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墨爾本子爵不想給自己的政敵留下攻擊自己的機會,而奧斯曼的利益並不重要,只要他們能替英國守住近東就可以。

 這鋪天蓋地的輿論攻勢,只花費了弗蘭茨3000英鎊,而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捐贈要超過十萬英鎊,其中奧斯曼蘇丹麥吉德捐贈了一萬英鎊,以顯示他是一位文明的君主。

 歷史上最喜歡吹噓猶太金融集團偉力的,便是盎格魯—撒克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