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第二次投資(第2頁)

 德意志關稅同盟和鐵路的建設,對匈牙利的影響非常大,因為鐵路的出現導致運輸成本的下降,在交通發達的地區,匈牙利的糧食甚至競爭不過普魯士的糧食。

 普魯士之前預想的糧食滯銷情況並沒有發生,反倒是因為運輸成本的下降,普魯士開闢了更多市場,一時間容克地主們的糧食供不應求。

 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南德三國,巴伐利亞本身就是塊爛地,雖然是農業國,但是自給率地下,常年靠進口糧活著,在鐵路開通之後,巴伐利亞發現了新的商機,那就是將德意志地區的廉價糧高價賣給法國人。

 此時的法國農業正處在歷史上的最低谷,城市工人起義不斷,陸毅·菲利普不得不下令救濟窮人。

 梯也爾雖然對此不滿,但是外部法國要在西班牙對抗卡洛斯派的反擊,在北美要重新恢復新法蘭西的榮光,國內就不能再出亂子,所以他也不得不接受用錢來買窮人的“安寧”。

 基佐則是對這種懷柔政策大加讚賞,他覺得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奧爾良王朝的經濟狀況要比波旁王朝好很多,這還要多虧了他基佐這位優秀的金融資本家。

 雖然現在法國的農業不景氣,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和平,法國的貿易增長迅速,再加上從殖民地掠奪來的大量財富,讓法國的富人們過得很不錯,他覺得只要將富人們的財富分出一點點給窮人,那麼就能解決法國面臨的危機。

 實際上在救濟法的最初階段,法國政府嘗試過給窮人發錢,但這個做法導致物價飛漲,最後不得不放棄,畢竟羊毛總要出在羊身上。

 之後法國政府決定收稅購買糧食,賑濟窮人,為了不被本國糧食商人盤剝,也為了不讓本國糧價過高,製造出更多吃不起麵包的人。

 基佐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從外國進口糧食,而南德便是他們的首選。

 首先,這一時期德意志地區糧食大豐收價格低。

 其次,與南德三國的貿易有利於法國對南德三國影響力的提升。從歷史來看,南德三國對於法國的幫助還是很大的。

 尤其是法國從未放棄過對萊茵地區的野心,在萊茵地區發現大量鐵和煤炭之後,更是讓法國人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