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會哥 作品

第82章 我不想躺平,不想懶政惰政,我只想平平安安不可以嗎(第2頁)

 此時綜合保障部的葉晟舉手示意,如果火炬手在傳遞過程中,因為動作難度較大,發生意外,責任怎麼歸屬,醫療費和後續事宜怎麼處理。東方燕聽後,對於葉晟的主動提問表示讚賞,“葉處的問題很好,坦率的說,多年來火炬手的確在傳遞期間出現過意外受傷的情況,甚至有多次緊急送醫,住院治療的案例。根據我們團隊的不完全統計,大多以中暑為主,也有意外摔倒擦傷或者過度緊張造成的抽搐等症狀,尚未有其他嚴重傷害,但是不能排除未來不會出現。按照慣例,火炬手與志願者、工作人員、技術官員、運動員等一樣,統一納入賽會投保範圍之內,但是08年奧運會、22年冬奧會時,賽會保險類贊助商也推出了火炬傳陶處,遞專項險種,其中囊括火炬手意外受傷的部分”,說完又對市場開發部的陶濤和吉宇表示,“陶處,保險類贊助商談判的時候,記得火炬傳遞的保險需求也很重要”

 平淡無奇的接受,略帶風險的創新,選擇前者帶來的隱形成本與損失,是不是某種意義上更大的風險呢?如果是你,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一些問題永遠沒有答案,或者答案姍姍來遲,已經失去了意義。

 東方燕繼續分享著,一個新的模擬畫面出現、根據星火提供的往屆火炬傳遞惡劣天氣數據生成的仿真模擬環境生成。一名火炬手手持火炬緩步跑動,左側的虛擬溫度計顯示此刻的溫度25°,東方燕提出新的問題,溫度達到多少度時,火炬手繼續傳遞存在危險,火炬傳遞活動必須暫時中止或取消?

 又是管旋站起來說,儘管體操項目的訓練集中在室內館,但是根據她的瞭解,室外溫度達到35°時,根據國際體育組織的指導,體育活動應該停止或減少強度。因為高溫條件下,身體容易過熱,增加中暑、熱衰竭和其他熱應激疾病的風險。而後綜合保障部的葉晟補充說高溫中暑導致死亡的案例很多,尤其是根據《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佈與傳播辦法》,溫度達到35°、37°、40°以上時,將分別觸發黃色、橙色、紅色高溫預警,必須根據防禦指南要求做出積極應對,儘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火炬傳遞應該也是如此。聽到大家的專業發言,東方燕按耐不住的喜悅,術業有專攻。

 然後模擬環境的天氣突然發生變化,晴轉雨,目前顯示是雷陣雨,東方燕繼續提問,如果你是當天運行的總指揮,遇到下雨,比如是雷陣雨或小雨,火炬傳遞是否應該正常繼續;然後是中雨、大雨,暴雨呢?還是葉晟的專業領域。根據他的職業經歷和專業,他認為雷陣雨和小雨的話,火炬傳遞應該影響不大,可以正常進行,若是中雨及以上要看火炬能否正常燃燒而定,但是從氣象角度出發,不建議傳遞,因為大雨及暴雨的附帶災害可能隨時而來,對人員造成潛在的生命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