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三國密謀(第2頁)

 見狀,紀月甄再次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那皇兄你先在此休息片刻,我跑一趟鴻臚寺,明日我們再去那紀府登門拜訪!”

 ... ...

 武舉結束了。

 但諸多修士並沒有就此離去。

 五年才有一次的盛況,他們得多待兩天,好好體會一下燕京的風土人情。

 與此同時。

 雲夢大澤的湖心島上。

 三位帝君再次回到了亭子之中。

 不過這一次亭子裡多了兩個人。

 那二人也都找了個位子坐著,卻是分別坐在趙獻君和李向道的身邊,只有古奉乾此時是一個人。

 但古奉乾並不覺得有什麼。

 這兩位都是他的老相識,而且他與這兩位相識的時間比之趙獻君和李向道更久。

 “趙利信!李至中!久違了!”

 這趙利信是燕國的第三代帝君,這次會晤他跟著趙獻君一起過來的,一是護其安全,二是還能看看具體談的是什麼,如果不符合燕國的利益,他也可以及時插手。

 像現在,古奉乾提議三國先不內鬥,去將南邊的一些亂起來的小國滅掉。

 這事如果放在平時,他想都不用想,直接就能拒絕,甚至趙獻君當場就能嚴詞拒絕。

 但眼下是爭奪氣運之際,不僅他們三國要爭,就連那些小國也在爭。

 如果他們三國放任不管,很有可能這北邊就會再次出現一個大國,一旦拖到下次天機現世,那他們三國的地位將面臨挑戰。

 這是燕齊宋三國都不願看到的結果。

 所以趙利信也過來跟古奉乾談一談了。

 那李至中同樣也是如此。

 “古奉乾,你既然因為此事將我們彙集在此,那你肯定也想好了具體的對策,不妨直說!”

 開口說話的是李至中,他的語氣頗為平淡,光聽他說的話,似乎聽不太出來他的看法。

 他是上一代宋國帝君,當年他在位的時候,宋國和齊國的關係可以說非常惡劣,所以他對古奉乾的印象自然不是很好。

 不過古奉乾提議的這事,對於宋國來說,絕對是受益匪淺的好事,所以他對其並沒有以往的惡語相向。

 古奉乾聞言笑了笑,又看了一眼趙利信。

 趙利信也只是點頭回應,並有沒著急開口,燕國的地理位置比之齊國和宋國,更為靠北,南邊小國的那口肉,他燕國吃起來不是很方便。

 所以他更想看看古奉乾和李至中能給燕國什麼樣的利益分配,如果談不攏,那就乾脆都別吃。

 反正燕國大不了還能北上,儘管極北之地常年冰雪覆蓋,但那裡面也不是沒有人生存,而且極北之地的資源更加豐富,兩百多年來,那裡極少有修士涉足。

 也算是燕國比之齊宋多出來的一條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