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魚的人 作品

第130章 是,也不是(第2頁)

 “怎麼說?是,還是不是?”

 “應該說,一開始不是,後來買大貨車的時候不是三家合力才湊夠一臺新東風嗎?

 那三家是指:大伯自己,黃家彬夫妻,還有就是外公外婆帶著四個弟弟妹妹養豬賺的錢。

 林建國就按那次的金額計算好各自的比例,在他的投資裡計算原始股份,無論後來做任何投資,都會按比例分給兄弟姐妹和外公外婆相應的股份,他們家只分紅,不退股。

 大伯那裡有賬本,誰都不可以吃虧,就是大伯的原則。

 大伯的賬本是經過註冊會計師審核過的,他們家每年的家庭會議都有會計師和律師出示會計報表。大伯這件事已經做了二十幾年了。

 具體的分配,我們不知道,但是五兄妹和外公外婆是一定有簽字確認的文件,大伯這件事做到了公平公正。

 原始股裡,大伯佔大頭。所以現在家庭支出方面,大伯也全部不用弟弟妹妹拿錢,他會安排好。劉承榮說。

 “是林家一家如此嗎?”吳姐姐又問?

 “也不是,我們是客家人,在歷史上,客家先民就有這樣的傳統,但是能做到大伯這樣認真的比較少,因為清官難斷家務事!各種家庭有各種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客家人比較常見的是分家儀式,經過分家儀式後,家庭成員間就各自對自己負責。

 沒有分家,就是當家老大統一分配。要求老大要一碗水端平。那就很見當家老大的心性和為人了,這方面。大伯做得很出色!我們村沒有人不佩服!

 “是啊,大伯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用你說的客家人的傳統分配方式,很好地團結了一家人!

 採用了經濟社會最認可的股份形式固定了家人的責權利!大伯是智者!有大智慧的人,度量也大!真的值得佩服!

 不是100快,1000塊。是按百萬,千萬,億為單位計算的家庭財富啊!不簡單!吳姐姐感慨地說道。

 她明白為什麼吳區長說林家個個是奇人了,有這樣的帶頭大哥,哪家會不富?哪家會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