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下套(第2頁)

 趙佶最擔心的還是趙桓把控財政,不給他銀子花,束縛他的愛好。 

 權利什麼的,趙佶倒也不是太過在意,能有人背鍋,替他處理政事,讓他安心享樂,於他來說也並非壞事。 

 只是“權利”二字向來無法分割,沒有權就沒有利。 

 沒有利,他還怎麼去享樂? 

 趙佶想的是什麼呢? 

 他想的還是大權在他這裡,無人能夠束縛他,可以讓他盡情享樂,而瑣事交給趙桓處理,能讓他有時間出去玩。 

 直白來說,那就是皇位可以趙桓坐,但趙桓一定要對他畢恭畢敬,。 

 無關輕重的瑣碎小事趙桓自己處理,而大事一定要詢問他的意見。 

 並且在和他意見相左的時候,恭敬的按照他的意思執行。 

 也就是,趙佶想要的是趙桓做他的傀儡,為他處理麻煩。 

 似乎大多數父母都有這般心態,想要從各個方面嚴格管控自己的子女。 

 希望兒女事無鉅細都能聽自己的,但是又要獨立,能掙錢,能不給自己帶來麻煩,而且還要主動為自己解決麻煩。 

 這種心態,放在普通百姓之家,尚且能過,可放在一國之君身上,那豈不是要亂套了? 

 況且,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尋常百姓之家,便是如此也要鬧出矛盾,更別提皇家了。 

 趙桓顯然是不願意做誰的提線木偶。 

 他胸有城府,豈能甘願為奴? 

 再說了,這幾個月的皇帝,趙桓也不是白做的。 

 享受過權力巔峰的人,又豈能放下尊嚴做別人的傀儡? 

 趙佶臉色變了又變,旋即露出慈愛之色,說道:“父子之間說什麼恕罪不恕罪,這般言語豈不是生分了你我父子之情?” 

 “家宴正好,如今國戰尚未結束,為父又剛剛回京,此時不宜奢華大擺宴席,你安排的很好。” 

 “朕離京五月有餘,最想念的莫過於吾兒與你幾位兄弟姐妹,沒得諸臣在場,我們自家人說話也更加方便些。” 

 都是演技派,趙佶也演得好似真的一樣。 

 內心氣得不行,表面還要保持笑臉。 

 趙佶覺得趙桓此舉就是在故意給他下馬威,這是在故意打壓他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