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得寸進尺(第2頁)

 “只是,臣擔心,臣死後旁人不能為官家分憂解難,臣更擔心官家會受到欺辱……若是如此,那臣才是死不瞑目。” 

 蔡京說的聲淚俱下,最後這句雖然沒明說趙桓,但是字字句句都是在給趙桓捅刀子。 

 可以說,趙佶和趙桓父子之間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蔡京“功不可沒”。 

 “卿對朕赤膽忠心,朕都看得見,朕心裡都明白。” 

 趙佶上前拉著蔡京的手說道:“卿放心,只要有朕在,任誰都不能動卿分毫。” 

 不論是出於私人感情,還是出於對權力的掌控,趙佶都不能放棄蔡京和童貫兩人。 

 這兩個人一個代表朝政,另一個則是手中還有軍隊。 

 若是這兩個人沒了,那他趙佶就真成了光桿司令了。 

 而且朝中那些牆頭草,若是看他連自己身邊的心腹都不能保下來,還豈會再投靠他,給他做事? 

 “官家臣不是為了自己……” 

 蔡京急忙說道:“臣唯一擔憂的就是會有人利用您的善心和情感,來對您不利。” 

 “所以臣這才出來做這個惡人,想要為官家最後確保安全與否。” 

 蔡京說的情真意切,讓趙佶頗為感動。 

 “那依卿之意,朕在南京落腳後,又當如何?” 

 趙佶果然中計,順著蔡京的意思就說了下去。 

 蔡京心中早有打算,他說道:“臣以為,官家可以往京中再傳個詔令,讓陛下帶著百官親自來迎您回去。” 

 “一來可以確認陛下是否真的完全不計前嫌,對官家仍舊敬重。” 

 “二來則是可以看清楚在陛下的心目中,到底是皇權重要,還是官家您這個父親更重要。” 

 “三來,若是陛下親自帶著百官來迎接您回去,京中那些愚昧百姓看到這一幕,自然也就不敢再亂說什麼。” 

 讓趙桓親自帶著百官從都城出來,趕來南京迎接趙佶。 

 這話但凡是個有腦子的人,講道理的人,都說不出來。 

 同樣,但凡是個有腦子,有思想的人,也決計不會聽從。 

 別說如今趙桓是皇帝,他需要坐鎮京中處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