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都在演(第2頁)

 再說了,國師也不支持太上皇啊! 

 那國師都不支持太上皇,他孫傅自然更加不可能支持太上皇了。 

 趙桓看孫傅言辭懇切,神色坦然,心中這才安穩下來。 

 哪怕明知道孫傅與蔡京之間隔著深仇大恨,不可能投靠太上皇,但不確認一下,趙桓始終不放心。 

 如今倒是舒坦了。 

 “若是父皇果真想要重登大寶,朕身為人子,也理當以孝道為重。” 

 趙桓還是說了句場面話,哪怕孫傅已經表示了忠心,趙桓也不能講真心話宣之於口。 

 畢竟作為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是要被史官記錄在起居錄中。 

 “陛下先為大宋之主,而後才為人子,應當先以天下為重,豈可因孝而輕社稷?” 

 孫傅說著,語氣一轉又說道:“太上皇既然在危難之時,將江山社稷重任傳給陛下,必然是信任陛下的能力。” 

 “臣以為,興許不是太上皇想要復辟,而是太上皇身邊有奸佞想要假借太上皇之名,行不軌之事。” 

 “那蔡京童貫之流,國之蛀蟲,惡貫滿盈,陛下之前下詔除六賊,他們便仗著遠在鎮江的太上皇庇佑,不尊王令,藐視君王,似是他們這般惡賊,做出什麼孽大逆不道之舉,臣都不感到絲毫意外。” 

 孫傅想了想,突然計上心來:“陛下,不如派兵過去剷除童貫之流,如此也能保陛下和太上皇之間父子之情,不再因小人挑撥而生嫌隙。” 

 依著孫傅的意思,還迎接什麼迎接,直接派兵過去鎮壓得了。 

 誰敢反抗,格殺勿論。 

 除了太上皇趙佶,誰都能殺。 

 只要把趙佶身邊的人殺光了,就算他真的想要復辟也是無人可用。 

 “不妥,如今大宋經不起內鬥了。” 

 趙桓理智還在,他說道:“童貫手下的兵馬不少,如今與金人的外戰尚未平息,不可再生事端。” 

 “李綱已經前去迎接太上皇聖駕,京中這邊朕還是希望不要橫生枝節,把父皇接回來好讓朕盡為人子的孝道。” 

 趙桓這是在提醒孫傅,該演的還是要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