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頁)

 【傻孩子那都是後來編的(憐憫),楊宗保和穆桂英在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只是後世演繹小說裡虛構的人物罷了。】

 【真的假的(晴天霹靂)?!!我小時候一直以為穆桂英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呢!!】

 【提起來楊家將我都來氣,大宋這個慫逼王朝!!除了會磋磨武將之外還會什麼?!尼瑪的那麼多璀璨的將星啊!!楊家將慘吧?誰敢想這只是個開始?!】

 【就這趙光義還敢一直以李世民為目標呢,可憑著殺兄上位這一點自作多情的跟李世民找了點共同點,我呸!他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配麼?!】

 【可不咋的,同為前敵人的臣子,瞧瞧魏徵混的,再瞧瞧楊業混的,那格局是一個層次的麼?!】

 【趙光義那逼玩意,就是捨不得楊業的為將才能,又嫌棄他曾經是北漢的臣子,處處給人冷眼看!!他學李二學到狗肚子裡去了?!果然格局這玩意是學不會的!!】

 【不是我貶低趙二,他給李世民提鞋都不配!!】

 天幕前。

 趙光義看到彈幕,頓時腦袋一空,隨即惱羞成怒的跳腳怒道。

 “誰殺兄了?!誰殺兄了?!!朕以唐太宗李世民為榜樣學習那是朕看得起他!!放屁的朕給他提鞋都不配!!朕堂堂皇帝,怎可能去給旁人提鞋???”

 話說著說著,趙光義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畢竟任誰被光明正大的撕破傷疤狠狠的撒鹽都很難保持鎮定自若,更遑論趙光義了。

 ——他要是真有那種臨危不亂的心態,也不至於幹出高粱河驢車逃亡的事兒了。

 另一邊的楊業則是有些黯然的垂下了視線。

 他是前北漢的臣子,北漢被滅後才效忠於宋,多年來為了證明自己一直對大宋盡心盡力,可大宋的朝堂從未接納過他,外人終究是外人。

 天幕之言,讓他不禁思緒發散想到了數百年前盛極一時的貞觀一朝,心中難免生出羨慕。

 貞觀年間。

 李世民蹙起眉頭,不悅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皇帝怎麼回事?!既然用了那就是看上了人家的才能,不好好重用莫非拿來磋磨麼?!”

 至於對方是否惦記著前主子這種事,李世民傲然的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