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這還是咱的應天城嗎?(第2頁)

 如今,被朱標這黃口小兒搶了去,這分明就是在向天下臣民表明,他朱標才是這個國家的二號人物,李善長要往後靠靠。

 被朱標搶了風頭,老李頭自然是有些窩火。可是想想這天下都是人家的,老李也就釋懷了。

 好在現在他還能搶到三把手的位置,他跟著說道:“太子所言非虛,自從石敬瑭割讓給契丹,就等於是把我們漢人的脊樑骨給了胡人,從此之後,幾百年的時間,只能是任人宰割。如今陛下一舉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功績就是秦皇漢武也比不上啊!”

 李善長拍完馬屁,汪廣洋才拍:“陛下的功績與非如此!”

 “哦,你說說看!”

 “從古至今,都是從南到北,席捲天下。只有陛下是從南打到北,這是翻遍二十三史,也見不到的奇觀。”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哈哈哈,你們這些酸腐的文人啊!再拍咱的馬屁,就把咱拍到天上去了。”

 “臣等說的都是心裡話。”

 古時候皇帝出行,老百姓都要蹕道,不是躲避,而是跪在路邊。

 看到老百姓還在跪著,也不忍心擾民,就結束了這段馬屁:“好好,咱們進城吧!”

 這次北伐,李善長再後面調度糧草,其實功勞比徐達還大。因為不能量化,也不夠直觀,所以只能在背後默默無聞,看著別人建功立業。

 好不容易有露臉的時候了,又被朱標這小混蛋搶了風頭。為了顯示恩寵,老朱就拉著老李頭一起乘坐自己的玉駱。

 (玉駱是兩頭大象拉的大車,因為車太大,只有在重大儀式上才用。)

 只半年的功夫,應天已經大變樣了,甚至老朱都不認識了。

 那應天的主幹道,還是原來的道路嗎?

 那馬路筆直不說,平整的就像是一面鏡子,這也太神奇了。

 “這還是咱的應天城嗎?”

 朱標說道:“這可不就是咱們家的應天嗎?”

 “咋就變了個樣子呢?”

 李善長笑著說道:“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勞。”

 “標兒的功勞?”

 “是,陛下巡視汴梁這段日子,太子殿下造出了水泥,用石灰和粘土燒成。可以用來蓋房子,修路,性能比石灰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