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修狗 作品

第54章 堅強不屈的戰士們(第2頁)

 而後一次敵機偵查,發現了花坪站這個兵站,認為這裡存在志願軍駐軍,隨即派遣敵機,又是掃射又是轟炸,把一條東西街變成了一片瓦礫廢墟。

 文工團員絕不讓傷員第二次負傷,他們冒著敵機的轟炸,把傷員抬到街外的一所學校。

 女青年劉劍鋒愛剪短髮,愛戴帽子,綽號‘假小子’,別人抬,她一個人背,累的汗水淋漓,也不甘落後,靠著一雙稚嫩的肩膀,挽救了七八名傷員的性命。

 有的女同志守住傷員寸步不離,隨時準備進行搶救。

 四處的房屋被打著了火,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所有人的心頭像是籠罩了一層陰影,這時,一名傷員卻提出要求:“給唱支歌聽聽吧。”

 在敵機的轟炸和掃射中,她們果真唱起了歌來,女孩子婉轉的聲音,就像是汩汩流淌的清泉,在炙熱的硝煙

和烈火中劃過,使得所有人心頭的陰霾驅散了半分。

 文工團員的幹勁更足了,她們早就已經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能滿足傷員同志的任何一個合理要求,都會使得她們感到榮幸。

 她們剛剛在學校安置好傷員,該死的美帝國主義的飛機又來了,學校變成瓦礫廢墟,她們把傷員抬進山洞,敵機仍然不放過,有的同志就用身子掩護傷員,為了解決傷員們的住處,她們邊護理,邊挖防空洞,有的傷員需要轉回祖國治療,晚上她們還要抬著或揹著傷員上車。

 白天黑夜得不到休息。

 她們不僅要給傷員們餵飯,還要給傷員們接屎接尿,一些年輕的傷員呻吟著,看到來的是個女同志時候,總會害羞的搖頭,女同志毫無羞愧之色,大大方方的把尿盒遞過去。

 此刻,不管是志願軍的後方,亦或是前線,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每一位同志,都在為這場戰爭的勝利,做著巨大的努力,奉獻自己的生命。

 十一月七日。

 飛虎山的戰鬥又升級了。

 敵人使用了一個營的兵力,從東西兩面夾擊五連陣地。

 這一天,五連共打退了敵人其次猛攻。

 敵人在第四次攻擊時,突破了七班陣地,在兩個鐘頭內,雙方在一塊陣地上反覆整多了十二次。

 戰士們的誓言是‘寸土不失,人在就有陣地在’,戰鬥中,指導員李玉春下到各班,給戰士們講守備的意義,鼓勵他們在戰場立功,火線入黨。

 戰士們不斷寫決心書,向領導表示‘誓與陣地共存亡’。黨組會不斷研究戰士們的思想,討論吸收新黨員,經過營團黨組織的批准,有無名同志在陣地上加入了紅黨。

 文化教員戴文立在陣地上宣佈了新黨員的名單,給戰士們帶去了極大地鼓舞。

 戰士們的思想淳樸,捨生忘死,這場戰爭,必將取得勝利。

 這天,敵人同時向一營、三營陣地發起猛攻。

 八時,敵人炮兵首先向一連陣地轟擊了半個小時,接著以兩個連的兵力,兵分三路向一班陣地衝來。

 班長李永桂和戰士們沉著握緊手榴彈,緊緊盯著氣喘吁吁爬上來的敵人,隨時準備向敵人發起進攻。

 李永桂是個窮人家的孩子,十三歲就頂一個大人下地幹活兒,日寇投降後,他參加了部隊,在四平攻堅戰中,他冒著敵人的炮火,通過層層封鎖線,連續送上兩包炸藥,完成了最艱鉅的炸樓房任務,榮獲‘獨膽英雄’稱號。

 他先後立過四次戰鬥四大功,艱苦奮鬥兩大功,入朝前,他出席了軍的戰鬥英雄代表大會。

 站前,他又鼓勵戰士們:“同志們,咱們是支援到朝鮮打美國鬼子的,沒有比這個任務更加光榮的了!我們要保持全面模範連的光榮稱號,堅決守住陣地!”

 在這樣巨大的光榮下,一班戰士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巋然不動。

 敵人越爬越近,戰士們此刻都能看到敵人的臉,等敵人爬到離陣地二十米遠的時候,李永桂突然喊道:“打!”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機槍出故障了,機槍手急得滿頭是汗,忙著排除故障,機槍不響,敵人越壓越近。

 李永桂一見情況不好,嘩的一聲,脫掉身上的免疫,跳出工事高喊:“同志們!立功的時候到了,不能讓敵人上來!”

 全班戰士士氣高昂,跟著他跳出工事,撲向敵人。

 一陣手榴彈爆炸,一陣機槍掃射,十幾個敵人倒下,其餘的掉頭轉屁股滾下山去了。

 初次交鋒,一班無一傷亡,惱羞成怒的敵人傾注了大量的炮彈和燃燒彈,有汽油點著了山上的草木,迎著熊熊烈火,一班戰士們堅決拼到底,李永桂一面命令戰士們用土撲滅火焰,一面盯著敵人。

 當陣地上彈藥不多時,李永桂跑回連指揮所,要來僅有的十幾顆手榴彈,並帶來了二班的機槍組,敵人幾次進攻都失敗了,變得更加瘋狂。

 在運動中,李永桂的左腿負傷,他咬著牙把棉服撕下來,緊緊的勒在負傷的位置,硬是一瘸一拐的跑到營指揮所,扛回125發機槍子彈。

 當敵人第三波進攻來的時候,陣地上的機槍彈也已經不多,戰士們的子彈更是少的可憐,眼瞅著已經無法抵擋敵人的進攻。

 幸運的是,他們的增援到了。

 一連就距離三連不遠,敵人的進攻並未威脅到三連,畢竟三連有夏遠這個大殺器,他堅守在前沿陣地,狙殺林中進攻的敵人,往往這群偽軍衝到山腰,凡是進入夏遠視野之中,沒幾個能活著的。

 夏遠的槍法越來越厲害,敵人就越來越害怕,以至於連續進攻了五六次,在半山腰留下一大堆屍體,然後就沒有了動靜,似乎敵人是選擇性的放棄這塊不重要,反而讓他們傷亡巨大的山岡。

 見敵人不上來,孫連長當機立斷,命令夏遠帶領一個班的戰士,從三連陣地繞過去,協助一連防守陣地。

 美帝國主義是世界上最兇殘的屠夫,與日軍的兇殘相差無幾。

 志願軍對放

下武器的敵人實行人道主義,不打不罵,他們卻對志願軍傷員從不放過屠殺。

 花坪站是距離前線較遠的一個兵站,從前線送下來的傷員先集中到這裡,然後從這裡轉運回國治療。

 這裡原是東西街,約有四五十戶人家,剛開始的時候,傷員是住在街上,不少文共團員在這裡參加護理工作,他們之中有男有女,有些同志剛從學校出來,不懂戰爭,害怕死人,見人流血都會閉起眼睛。

 但是敵人的兇殘和戰士們的英勇,以及傷員們的鼓勵,使得他們迅速成長,成了無所畏懼的人。

 而後一次敵機偵查,發現了花坪站這個兵站,認為這裡存在志願軍駐軍,隨即派遣敵機,又是掃射又是轟炸,把一條東西街變成了一片瓦礫廢墟。

 文工團員絕不讓傷員第二次負傷,他們冒著敵機的轟炸,把傷員抬到街外的一所學校。

 女青年劉劍鋒愛剪短髮,愛戴帽子,綽號‘假小子’,別人抬,她一個人背,累的汗水淋漓,也不甘落後,靠著一雙稚嫩的肩膀,挽救了七八名傷員的性命。

 有的女同志守住傷員寸步不離,隨時準備進行搶救。

 四處的房屋被打著了火,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所有人的心頭像是籠罩了一層陰影,這時,一名傷員卻提出要求:“給唱支歌聽聽吧。”

 在敵機的轟炸和掃射中,她們果真唱起了歌來,女孩子婉轉的聲音,就像是汩汩流淌的清泉,在炙熱的硝煙和烈火中劃過,使得所有人心頭的陰霾驅散了半分。

 文工團員的幹勁更足了,她們早就已經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能滿足傷員同志的任何一個合理要求,都會使得她們感到榮幸。

 她們剛剛在學校安置好傷員,該死的美帝國主義的飛機又來了,學校變成瓦礫廢墟,她們把傷員抬進山洞,敵機仍然不放過,有的同志就用身子掩護傷員,為了解決傷員們的住處,她們邊護理,邊挖防空洞,有的傷員需要轉回祖國治療,晚上她們還要抬著或揹著傷員上車。

 白天黑夜得不到休息。

 她們不僅要給傷員們餵飯,還要給傷員們接屎接尿,一些年輕的傷員呻吟著,看到來的是個女同志時候,總會害羞的搖頭,女同志毫無羞愧之色,大大方方的把尿盒遞過去。

 此刻,不管是志願軍的後方,亦或是前線,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每一位同志,都在為這場戰爭的勝利,做著巨大的努力,奉獻自己的生命。

 十一月七日。

 飛虎山的戰鬥又升級了。

 敵人使用了一個營的兵力,從東西兩面夾擊五連陣地。

 這一天,五連共打退了敵人其次猛攻。

 敵人在第四次攻擊時,突破了七班陣地,在兩個鐘頭內,雙方在一塊陣地上反覆整多了十二次。

 戰士們的誓言是‘寸土不失,人在就有陣地在’,戰鬥中,指導員李玉春下到各班,給戰士們講守備的意義,鼓勵他們在戰場立功,火線入黨。

 戰士們不斷寫決心書,向領導表示‘誓與陣地共存亡’。黨組會不斷研究戰士們的思想,討論吸收新黨員,經過營團黨組織的批准,有無名同志在陣地上加入了紅黨。

 文化教員戴文立在陣地上宣佈了新黨員的名單,給戰士們帶去了極大地鼓舞。

 戰士們的思想淳樸,捨生忘死,這場戰爭,必將取得勝利。

 這天,敵人同時向一營、三營陣地發起猛攻。

 八時,敵人炮兵首先向一連陣地轟擊了半個小時,接著以兩個連的兵力,兵分三路向一班陣地衝來。

 班長李永桂和戰士們沉著握緊手榴彈,緊緊盯著氣喘吁吁爬上來的敵人,隨時準備向敵人發起進攻。

 李永桂是個窮人家的孩子,十三歲就頂一個大人下地幹活兒,日寇投降後,他參加了部隊,在四平攻堅戰中,他冒著敵人的炮火,通過層層封鎖線,連續送上兩包炸藥,完成了最艱鉅的炸樓房任務,榮獲‘獨膽英雄’稱號。

 他先後立過四次戰鬥四大功,艱苦奮鬥兩大功,入朝前,他出席了軍的戰鬥英雄代表大會。

 站前,他又鼓勵戰士們:“同志們,咱們是支援到朝鮮打美國鬼子的,沒有比這個任務更加光榮的了!我們要保持全面模範連的光榮稱號,堅決守住陣地!”

 在這樣巨大的光榮下,一班戰士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巋然不動。

 敵人越爬越近,戰士們此刻都能看到敵人的臉,等敵人爬到離陣地二十米遠的時候,李永桂突然喊道:“打!”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機槍出故障了,機槍手急得滿頭是汗,忙著排除故障,機槍不響,敵人越壓越近。

 李永桂一見情況不好,嘩的一聲,脫掉身上的免疫,跳出工事高喊:“同志們!立功的時候到了,不能讓敵人上來!”

 全班戰士士氣高昂,跟著他跳出工事,撲向敵人。

 一陣手榴彈爆炸,一陣機槍掃射,十幾個敵人倒下,其餘的掉頭轉屁股滾下山去了。

 初次交鋒,一班無一傷亡

,惱羞成怒的敵人傾注了大量的炮彈和燃燒彈,有汽油點著了山上的草木,迎著熊熊烈火,一班戰士們堅決拼到底,李永桂一面命令戰士們用土撲滅火焰,一面盯著敵人。

 當陣地上彈藥不多時,李永桂跑回連指揮所,要來僅有的十幾顆手榴彈,並帶來了二班的機槍組,敵人幾次進攻都失敗了,變得更加瘋狂。

 在運動中,李永桂的左腿負傷,他咬著牙把棉服撕下來,緊緊的勒在負傷的位置,硬是一瘸一拐的跑到營指揮所,扛回125發機槍子彈。

 當敵人第三波進攻來的時候,陣地上的機槍彈也已經不多,戰士們的子彈更是少的可憐,眼瞅著已經無法抵擋敵人的進攻。

 幸運的是,他們的增援到了。

 一連就距離三連不遠,敵人的進攻並未威脅到三連,畢竟三連有夏遠這個大殺器,他堅守在前沿陣地,狙殺林中進攻的敵人,往往這群偽軍衝到山腰,凡是進入夏遠視野之中,沒幾個能活著的。

 夏遠的槍法越來越厲害,敵人就越來越害怕,以至於連續進攻了五六次,在半山腰留下一大堆屍體,然後就沒有了動靜,似乎敵人是選擇性的放棄這塊不重要,反而讓他們傷亡巨大的山岡。

 見敵人不上來,孫連長當機立斷,命令夏遠帶領一個班的戰士,從三連陣地繞過去,協助一連防守陣地。

 美帝國主義是世界上最兇殘的屠夫,與日軍的兇殘相差無幾。

 志願軍對放下武器的敵人實行人道主義,不打不罵,他們卻對志願軍傷員從不放過屠殺。

 花坪站是距離前線較遠的一個兵站,從前線送下來的傷員先集中到這裡,然後從這裡轉運回國治療。

 這裡原是東西街,約有四五十戶人家,剛開始的時候,傷員是住在街上,不少文共團員在這裡參加護理工作,他們之中有男有女,有些同志剛從學校出來,不懂戰爭,害怕死人,見人流血都會閉起眼睛。

 但是敵人的兇殘和戰士們的英勇,以及傷員們的鼓勵,使得他們迅速成長,成了無所畏懼的人。

 而後一次敵機偵查,發現了花坪站這個兵站,認為這裡存在志願軍駐軍,隨即派遣敵機,又是掃射又是轟炸,把一條東西街變成了一片瓦礫廢墟。

 文工團員絕不讓傷員第二次負傷,他們冒著敵機的轟炸,把傷員抬到街外的一所學校。

 女青年劉劍鋒愛剪短髮,愛戴帽子,綽號‘假小子’,別人抬,她一個人背,累的汗水淋漓,也不甘落後,靠著一雙稚嫩的肩膀,挽救了七八名傷員的性命。

 有的女同志守住傷員寸步不離,隨時準備進行搶救。

 四處的房屋被打著了火,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所有人的心頭像是籠罩了一層陰影,這時,一名傷員卻提出要求:“給唱支歌聽聽吧。”

 在敵機的轟炸和掃射中,她們果真唱起了歌來,女孩子婉轉的聲音,就像是汩汩流淌的清泉,在炙熱的硝煙和烈火中劃過,使得所有人心頭的陰霾驅散了半分。

 文工團員的幹勁更足了,她們早就已經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能滿足傷員同志的任何一個合理要求,都會使得她們感到榮幸。

 她們剛剛在學校安置好傷員,該死的美帝國主義的飛機又來了,學校變成瓦礫廢墟,她們把傷員抬進山洞,敵機仍然不放過,有的同志就用身子掩護傷員,為了解決傷員們的住處,她們邊護理,邊挖防空洞,有的傷員需要轉回祖國治療,晚上她們還要抬著或揹著傷員上車。

 白天黑夜得不到休息。

 她們不僅要給傷員們餵飯,還要給傷員們接屎接尿,一些年輕的傷員呻吟著,看到來的是個女同志時候,總會害羞的搖頭,女同志毫無羞愧之色,大大方方的把尿盒遞過去。

 此刻,不管是志願軍的後方,亦或是前線,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每一位同志,都在為這場戰爭的勝利,做著巨大的努力,奉獻自己的生命。

 十一月七日。

 飛虎山的戰鬥又升級了。

 敵人使用了一個營的兵力,從東西兩面夾擊五連陣地。

 這一天,五連共打退了敵人其次猛攻。

 敵人在第四次攻擊時,突破了七班陣地,在兩個鐘頭內,雙方在一塊陣地上反覆整多了十二次。

 戰士們的誓言是‘寸土不失,人在就有陣地在’,戰鬥中,指導員李玉春下到各班,給戰士們講守備的意義,鼓勵他們在戰場立功,火線入黨。

 戰士們不斷寫決心書,向領導表示‘誓與陣地共存亡’。黨組會不斷研究戰士們的思想,討論吸收新黨員,經過營團黨組織的批准,有無名同志在陣地上加入了紅黨。

 文化教員戴文立在陣地上宣佈了新黨員的名單,給戰士們帶去了極大地鼓舞。

 戰士們的思想淳樸,捨生忘死,這場戰爭,必將取得勝利。

 這天,敵人同時向一營、三營陣地發起猛攻。

 八時,敵人炮兵首先向一連陣地轟擊了半個小時,接著以兩個連的兵力,兵分三路向一班陣地衝來。


 班長李永桂和戰士們沉著握緊手榴彈,緊緊盯著氣喘吁吁爬上來的敵人,隨時準備向敵人發起進攻。

 李永桂是個窮人家的孩子,十三歲就頂一個大人下地幹活兒,日寇投降後,他參加了部隊,在四平攻堅戰中,他冒著敵人的炮火,通過層層封鎖線,連續送上兩包炸藥,完成了最艱鉅的炸樓房任務,榮獲‘獨膽英雄’稱號。

 他先後立過四次戰鬥四大功,艱苦奮鬥兩大功,入朝前,他出席了軍的戰鬥英雄代表大會。

 站前,他又鼓勵戰士們:“同志們,咱們是支援到朝鮮打美國鬼子的,沒有比這個任務更加光榮的了!我們要保持全面模範連的光榮稱號,堅決守住陣地!”

 在這樣巨大的光榮下,一班戰士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巋然不動。

 敵人越爬越近,戰士們此刻都能看到敵人的臉,等敵人爬到離陣地二十米遠的時候,李永桂突然喊道:“打!”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機槍出故障了,機槍手急得滿頭是汗,忙著排除故障,機槍不響,敵人越壓越近。

 李永桂一見情況不好,嘩的一聲,脫掉身上的免疫,跳出工事高喊:“同志們!立功的時候到了,不能讓敵人上來!”

 全班戰士士氣高昂,跟著他跳出工事,撲向敵人。

 一陣手榴彈爆炸,一陣機槍掃射,十幾個敵人倒下,其餘的掉頭轉屁股滾下山去了。

 初次交鋒,一班無一傷亡,惱羞成怒的敵人傾注了大量的炮彈和燃燒彈,有汽油點著了山上的草木,迎著熊熊烈火,一班戰士們堅決拼到底,李永桂一面命令戰士們用土撲滅火焰,一面盯著敵人。

 當陣地上彈藥不多時,李永桂跑回連指揮所,要來僅有的十幾顆手榴彈,並帶來了二班的機槍組,敵人幾次進攻都失敗了,變得更加瘋狂。

 在運動中,李永桂的左腿負傷,他咬著牙把棉服撕下來,緊緊的勒在負傷的位置,硬是一瘸一拐的跑到營指揮所,扛回125發機槍子彈。

 當敵人第三波進攻來的時候,陣地上的機槍彈也已經不多,戰士們的子彈更是少的可憐,眼瞅著已經無法抵擋敵人的進攻。

 幸運的是,他們的增援到了。

 一連就距離三連不遠,敵人的進攻並未威脅到三連,畢竟三連有夏遠這個大殺器,他堅守在前沿陣地,狙殺林中進攻的敵人,往往這群偽軍衝到山腰,凡是進入夏遠視野之中,沒幾個能活著的。

 夏遠的槍法越來越厲害,敵人就越來越害怕,以至於連續進攻了五六次,在半山腰留下一大堆屍體,然後就沒有了動靜,似乎敵人是選擇性的放棄這塊不重要,反而讓他們傷亡巨大的山岡。

 見敵人不上來,孫連長當機立斷,命令夏遠帶領一個班的戰士,從三連陣地繞過去,協助一連防守陣地。

 美帝國主義是世界上最兇殘的屠夫,與日軍的兇殘相差無幾。

 志願軍對放下武器的敵人實行人道主義,不打不罵,他們卻對志願軍傷員從不放過屠殺。

 花坪站是距離前線較遠的一個兵站,從前線送下來的傷員先集中到這裡,然後從這裡轉運回國治療。

 這裡原是東西街,約有四五十戶人家,剛開始的時候,傷員是住在街上,不少文共團員在這裡參加護理工作,他們之中有男有女,有些同志剛從學校出來,不懂戰爭,害怕死人,見人流血都會閉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