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設套

    1994年,美國銀行業遭遇了一場不尋常的網絡攻擊。
 


    俄羅斯的一名黑客悄無聲息地滲透進花旗銀行的系統,竊取了數以百萬計的美元。
 


    這個事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未被發覺,直到黑客本人主動揭露,這起案件才為外界所知。
 


    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一起名為“郵件門”的事件震驚了公眾。
 


    一群黑客入侵了希拉里·克林頓的私人郵箱,揭露了她排擠政治對手、操縱媒體的行為。
 


    這一事件對大選產生了重大影響,甚至被認為是助“懂王”當選的關鍵因素之一。
 


    儘管如此,沒有黑客組織公開認領此次攻擊。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對此表示強烈的憤怒和擔憂,稱這是對美國大選的直接且大膽的干預。
 


    由於俄羅斯黑客的技術實力強大且言辭寡淡,他們常常成為國際醜聞的替罪羊。
 


    一位俄羅斯安全專家曾評論:“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名人隱私洩露,總是會有人歸咎於俄羅斯黑客。”
 


    俄羅斯黑客界的崛起,部分歸因於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強大的理工教育體系。
 


    在冷戰期間,蘇聯不僅僅靠核武器與美國競爭。
 


    以重工業為基礎的蘇聯高度重視數學和編程教育。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蘇聯就已經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軟件開發教育,中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包含理論基礎、計算機運行原理、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算法和編程語言等內容。
 


    俄羅斯的大學數學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譽,許多國內高校的數學教科書都源自俄羅斯。
 


    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俄羅斯學生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上取得連續勝利,從2012年開始幾乎每年都奪冠,展現了他們在編程方面的卓越才能。
 


    然而,俄羅斯並沒有一個足夠強大的互聯網產業來吸納這些頂尖人才。
 


    莫斯科交易所前10大公司中,以石油、礦業和鋼鐵為主,本土互聯網創業公司雖有發展,但人才過剩現象嚴重。
 


    因此,許多俄羅斯人才選擇成為黑客,這對他們來說似乎比常規就業更為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