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一路南下

只要實力足夠強大,沒有生出超乎實力允許的野心,其實壓根不用求人。

 相反,弱者更需要來自強者的支持,也就需要去討好,再期望能夠利用強者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郤氏當然沒有強大到不需要求人的程度,只不過別人會更加需要郤氏,其中包括晉獳這位一國之君。

 拿趙氏的覆滅為例子,擔任主攻的家族是祁氏和郤氏,那就是晉君獳需要用到郤氏的地方之一。

 而祁氏由於祁奚產生了與實力不相符的野心,非但沒有完成自己的職責,相反給予公族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郤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他們不止拖住了趙氏的主力,並且斷掉了“溫”地對其餘各地的糧食輸送,為快速覆滅做了不小的貢獻。

 當然了,上位者需要下位者並不叫需要,相反是給下位者立功的機會,下位者反而要感謝上位者。這個就是掌握了權柄的好處,讓人出錢出力,出錢出力的一方還要感恩戴德。

 因此,掌握權柄能夠體會到的甘美,遠遠超乎想象!

 樓令擔任司馬之後,其實已經在品嚐權力的甘美,認為自己還需要獲得更多,有著充足的奮鬥動力。

 “這一次南下前往吳國,不管成功或不成功都是一份履歷。而我要的是保證出使任務必須成功!”

 他們已經離開單國,穿過“王野”之後向東邊走,進入到鄭國的勢力範圍。

 是的,只算是勢力範圍,不稱呼為疆域。

 原因是,當前被劃為疆域有嚴格的限制。

 比如,某個地方築了一座城,默認周邊百里之內屬於該座城池歸屬區域,也即是成為某國的疆域。

 這樣一來,沒有築城的地方,哪怕是這個國家在廣袤區域築了很多座城池,只要不是相隔百里就有一座城池,認真算起來就是無主之地。

 說白了就是,並非畫條線,立座碑,籤個協議,哪一片區域就被劃歸為哪個國家所有了。

 因此能夠看到春秋時期,這個國家的軍隊大搖大擺穿過那個國家,有外來軍隊路過,只要沒有過分接近己方城池,並不會讓該國做出激烈的舉動。

 更多的時候,其實就是哪怕有外來軍隊路過,要等軍隊都已經遠離,本地國家的君臣在事後才知道有那麼一回事。

 要說哪一次“不告而入”最為出名?大概是秦軍要偷襲鄭國,結果被鄭國商人碰上再彙報給鄭國君臣的那一次了。

 在秦軍發現鄭國已經有了提防,他們的偷襲自然是以失敗告終,隨後撤軍期間在“崤山”遭到晉軍的埋伏,直接讓秦國與晉國就此進入到無規則交戰階段。

 那一戰,也就是“崤之戰”,晉軍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埋伏秦軍,給出的理由是秦軍先不地道要偷襲鄭國,還滅了自己的小弟滑國;秦國卻認為他們偷襲鄭國不關晉國什麼事,無視滅掉滑國的事實,指責晉軍埋伏秦軍就是不對。

 雙方各有各的道理,眾諸侯卻是站到晉國這一邊,秦國乾脆就不跟中原諸侯玩耍,轉頭去跟楚國結盟了。

 所以,在楚國幹出“問鼎輕重”之後,第一個光明正大站隊楚國的就是秦國,從此也讓楚國與秦國進入蜜月期,維持了將近兩百年的盟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