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戲說與演義(第2頁)

 戰後的處置變得很簡單,收殮戰死者的遺體,救治受創的傷員,打掃戰後場地而已。

 祁奚知道一點,因為交戰過程中雙方死傷嚴重的關係,祁氏想要融合趙人,恐怕是要花更多的精力與時間了。

 而樓令這邊。

 他們花了將近一個月才抵達“溫”城之外。

 “拿下‘趙’地了?”郤至特地來見樓令,瞭解‘趙’地的征戰過程。

 “拿下了。”樓令進駐的營地由郤氏騰出,不需要費太多的時間,只是重新搭建帳篷。他不知道該有什麼樣的表情,只能是面無表情地說道:“雙方的死傷比較嚴重,戰死的人合起來超過兩萬。”

 只是戰死的人就那個數字,間接死於戰爭的人必然更多,別說傷員之類。

 郤至愣了愣,訝異問道:“這麼慘烈?”

 怎麼說呢?那邊的趙人抵抗確實很激烈,祁奚又沒有使用其餘的方法進行攻略,一味就是使用武力,能不越打越慘烈嘛。

 郤至比較感慨地說道:“趙氏多忠烈啊。”

 樓令不得不好奇“溫”地這邊發生了什麼事。

 根據郤至的說法,他們也遭到了趙氏很頑強的抵抗,其中兩個叫程嬰和公孫杵臼的趙氏家臣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那個叫程嬰的人已經戰死,得到了郤氏的厚葬。他戰死的過程就突出一個寧死不降。

 “只是一個閒散家臣就那般……”郤至看上去略微唏噓,又說道:“聽說就是一個懂醫術的家臣,不以武力彰顯。”

 “……,???”樓令聽到程嬰這個名字就已經懵了,再聽說是個醫匠,講實話就是更懵逼。

 在《趙氏孤兒》的版本中,不正是這位程嬰用自己的兒子代替趙武被屠岸賈摔死了嗎?

 當然了,戲曲或電影都是經過再加工,不是真實發生。

 歷史上,爆發《下宮事件》的時候,趙武已經六歲,壓根是嬰兒,怎麼包在襁褓之中?

 同時,歷史上沒有一個叫屠岸賈的人。哪怕是有這樣一個人,在晉國沒有成為卿大夫,怎麼可能擔任司寇一職?

 樓令就搞清楚了一件事情,確實有一個程嬰,並且還是醫匠,然後以慘烈的方式戰死,使得一些人印象非常深刻。

 另外,樓令也聽到了公孫杵臼這個名字,聽郤至講就是公孫杵臼投降,隨後又被郤氏給放了。

 “世子,這個公孫杵臼是什麼人?”樓令問道。

 郤至說道:“賈國後裔。”

 確實有一個賈國,他被晉國所滅。

 晉國滅掉的諸侯國並不少,賈國、楊國、霍國、梁國、魏國、旬國、原國……等等很多個。

 晉國並沒有對那些諸侯的後裔趕盡殺絕,允許他們繼續祭祀自己的祖先,乃至於留下封地當食邑。

 現如今的晉國,好些非公族的貴族,他們就是被晉國所滅諸侯的後裔,其中包括旬氏。

 旬氏是原國公族後裔,本為原氏,獲得“旬”地才更為旬氏。

 而原國的滅亡是跟晉文公打賭,玩的就是認賭服輸,沒有歷經慘烈交戰,舉國以相對平和的方式併入晉國。

 樓令壓根不知道賈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講實話,樓令也不需要去了解賈國的過往,說道:“那個公孫杵臼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