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道 作品

第189章 詠梅(第2頁)

 鬱宛勢必得壓壓這位氣焰。

 但慶貴妃所言有理,找皇帝主持公道顯然是白費勁,他根本沒把這種雞毛蒜皮小事放眼底,那麼,怎樣才是對汪氏最有效且殺傷力最大呢?

 鬱宛凝思片刻後有了主意,次日便叫敬事房撤掉汪氏的綠頭牌。

 敬事房總管一開始還有點遲疑,這種事以前也發生過,在慧賢皇貴妃在世時,同當時的秀貴人發生口角,憤而發下此令,可秀貴人畢竟是個毫無出身的新進秀女,怎麼能跟惇嬪娘娘相比?就連當時伺候過先皇后的白貴人皇貴妃都對其另眼相看,更別說惇嬪娘娘這神似先皇后的容貌了。

 何況慧賢皇貴妃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萬歲爺一句話就消停了,可眼前的豫貴妃娘娘神色卻像認真的。

 總管猶豫半天,到底還是聽從了鬱宛吩咐,沒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像他們這種人事事都得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討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鬱宛此舉旨在試探乾隆對她的態度,她知道因自己是從蒙古來的,又跟皇帝性情相投,乾隆天然地對她有幾分縱容——有時候看她甚至像看另一個自己。

 可她想知道這種縱容能到什麼程度,此番她算了小小地放了個雷,不知乾隆是會包庇汪氏、還是順從與她,又或者兩邊調停。

 她不會容許汪氏凌駕到自己頭上,這是原則問題,當然了,鬧開了她也有法子收場——誰叫她先汪氏生下了女兒,有阿木爾這顆開心果在,皇帝怎麼也會留幾分情面的。

 鬱宛都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然則四五天過去了,養心殿內始終毫無動靜。

 皇帝忙於朝政,根本無暇召幸嬪妃。

 鬱宛:……

 汪氏那頭自然也無異樣,還當幾位貴妃怕了自己,那她更得蹬鼻子上臉了。

 直至臘八這天,汪氏仿著孝賢皇后生前慣例熬了一鍋臘八粥,又叫人送了一碗到養心殿去,成功勾起萬歲爺懷舊之心後,便高高興興等著翻牌子。

 皇帝自然也發覺那塊刻著惇嬪的綠頭牌不見了,問明敬事房方知情由,立刻吩咐擺駕永和宮。

 鬱宛正披著狐裘在廊下賞花,明明是種在盆裡的紅梅,置於暖房用炭火烘著便好,她偏偏要附庸風雅。

 乾隆哂道:“要學人偏又學不像,知不知道模樣很滑稽?”

 鬱宛朝凍紅的手心裡哈了哈熱氣,轉頭看他一眼,嘆息道:“可有人明知道學得不像,還是甘心上當受騙呢。”

 乾隆目光微動,“你這話很有深意啊。”

 鬱宛佯裝鎮定,“臣妾可沒深意,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一壁搖頭晃腦地吟道:“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幾句詩念得倒是似模似樣,因著瑟瑟發抖而顯出悽清意味。

 乾隆上前給她塞了頂昭君帽,又把她兩隻爪子放在自個兒懷裡渥著,微微帶著點嘲弄道:“你似乎很瞧不起汪氏?”

 莫非宛兒也不能免俗?她不該是以出身論英雄的人。

 鬱宛愜意地享受天然暖爐的滋潤,皇帝沒提進去坐坐,她也就懶得提,正好風口裡凍清醒些。

 她只微微笑著,“臣妾哪敢瞧不起惇嬪,她雖是包衣出身,可都統也算從一品的高官,臣妾不過是粗通教化的蠻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