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第 191 章(第2頁)

 “不管哪一種,華國想要有自己的核武器,很難了。”周毅之說起這話的時候,心情有些低落。

 “難不難的。”易寒星又不同的看法:“都不可能指望美國會分享技術給我們,我們需要靠的是自主研發。”

 周毅之聞言好奇:“三民黨指望著美國能夠帶帶小老弟,難道工農黨不指望蘇聯那邊幫把手嗎?”

 “蘇聯也不會告訴工農黨的。”易寒星用著後世的經驗分析:“核武器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武器,但是也因為這個殺傷力,所以日後大家也不會用它來實際打仗,最多是用來作核威懾,說起來如果只有美國一個國家有核武器,世界的格局可能會天翻地覆,而如果蘇聯和美國都有,形勢反而能夠平衡下來。”

 周毅之沒想到易寒星隨便分析一下,就說到了世界形勢,只能提醒:“我們只要一心搞研究就可以了,世界大局這些事情不應該是我們操心煩惱的。”

 易寒星將後世最為流行的一句話告知周毅之:“大家常常說科學是沒有國界的,這一點我同意,但是必須要說,科學家是有國界的,很多科學家只會為本國效力。”

 這麼說著,易寒星看向周毅之:“所以毅之你會考慮回去建設祖國,還是在美國繼續研究?畢竟你研究的方向,國內連實驗設備都沒辦法提供。”

 周毅之聞言,忍不住沉默了一瞬:“我不得不說我很希望能夠在最先進的實驗室裡繼續我的研究,勇攀科學的高峰,但是如果國家需要我,我應該也會義無反顧的回去。”

 易寒星聽了這話,忍不住正眼好好打量了周毅之一下:如果周毅之說的話不假的話,他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迴國的那些留學生?

 不久之後,原子彈資料洩露的情況調查完畢並且完成了披露,在這個世界情況和理由並沒有被魔改,而是按照原本的方式,因為一個科學家擔憂世界和平,所以主動暴露給了蘇聯的情報人員。

 這個理由說出來,易寒星可以感受到整個實驗室都沉默了。

 “這位研究員……”有人說了幾個字,卻沒能將評價說出口。

 能說什麼呢?他好像做了正確的事情,又好像並沒有做正確的事情,兩國對立的話,真的能夠維持世界和平?

 並不能像是易寒星這樣先知的人,在不知道冷戰格局的情況下,自然會擔憂戰爭的再次爆發。

 就在因為完成甄別(科研人員主動說明情況),易寒星等人終於可以正常進出了的時候,重慶政府派來的學生到了岸。

 作為頗受大使館關注的家庭,陳祖曜一家也被邀請去了給留學生接風洗塵的晚宴。

 晚宴之上,大使館的人再次向西蒙教授引薦了想要進修物理的學生們,西蒙教授卻忍不住皺了眉頭。

 “親愛的,雖然我一直都很喜歡勤奮認真的華國學生,而且也非常願意接納華國學生成為我的學員,但是現在情況已經不一樣了,我可能並不方便為你們撰寫推薦信。”西孟教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