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幾兩 作品

第102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2頁)

 


    許子桓又將龍頭書案上一盞玉瓶摔碎在高適卿面前,怒喝道:“聽見了嗎?!這皇城大大小小往後哪處地方不是急等著用銀子?你這個六部尚書除了長個嘴,還有個屁的用!”
 


    高適卿身形愈發卑微,不敢答話。
 


    張天嶽見氣氛一時有些凝重,打了個圓場道:“陛下,高大人同時兼領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事務繁多,勞心勞神,難免做事不能面面俱到,當下正逢國境災亂之時,咱們可不能先亂了套。”
 


    陸旭躬身道:“張大人所言甚合情理。”
 


    許子桓眉頭皺了皺,思索片刻之後,覺得自己適才的確有些失態了,於是輕輕嘆了口氣,擺擺手道,“高卿,起來吧。”
 


    高適卿重重磕了一個響頭,恭聲道:“臣叩謝陛下!”
 


    許子桓語氣稍有緩和,“高大人,撥銀賑災一事還是先緩緩,你去跟外邊兒站著的幾位大臣說讓他們先回吧,淋壞了身子可就得不償失了。”
 


    高適卿經過剛才的教訓,哪還再敢說一句反話,連忙躬身道:“臣領命。”
 


    年輕皇帝又投給陸旭一個細微眼色,老人立馬領會其意,躬身道:“陛下,老臣也先告退了。”
 


    等到二人走了之後,許子桓抬了抬手示意張天嶽落座,嘆道:“先生,您說朕該如何是好?”
 


    張天嶽坐下之後,思慮良久,緩緩吐出三個字。
 


    “改國策。”
 


    年輕皇帝聞言,眉頭緊皺,語氣頗為沉重,“朕不是駁斥先生的意思,但當下治國八大策乃先帝與諸位朝臣苦苦鑽研二十餘年的心血,怎能輕易說改就改?”
 


    張天嶽搖搖頭,輕輕嘆了口氣,“若不大刀闊斧改革,南楚遲早亡矣。”
 


    許子桓心頭大震,對於張天嶽的遠見卓識,自己這個當學生的自然比其它任何人都要了解,他既然說出了這句話,那南楚如今恐怕真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張天嶽又說道:“臣認為,當今朝廷表面一片祥和,但忠勇諫言之人僅是少數,實則暗流湧動,尤其在政策上更是積弊已久。首先在地方,貪腐嚴重,其中以江陵一地的官僚門閥最甚,在此等情況下,田產賦稅先帝早年雖減免了許多,但對於不少地方百姓而言卻仍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加上成年累月的天災,田地荒涼無植,災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陛下您說這樣的王朝,離覆滅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