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梅津美治郎的苦悶(第2頁)



    但是從1938年下半年開始,局勢就一直有微妙的改變,八路軍部隊的戰鬥力似乎在迅速增強,而1939年元旦則是一個巨大的分界點。



    從這一天開始,八路軍部隊在局面戰場上似乎已經能夠追平甚至壓制住蝗軍的攻擊,其直接體現就是獨立支隊已經可以經常性進攻陽泉並截斷正太鐵路,經常性破襲山區平原交界的據點。



    在大本營眼中,正太鐵路一點也不關鍵,畢竟蝗軍連標準軌的平漢鐵路都未能完全控制(鄭州未失守,還在國民政府控制之下),但不妨礙蝗軍在中國戰場佔據主動權。



    但正太鐵路卻是第一軍的經濟大動脈!



    雖然第一軍可以通過同蒲鐵路北段繞行大同等地獲得足夠彈藥物資,但是該鐵路路途遙遠,且耗費頗多。相反,正太鐵路可以迅速將太原與正定、石門聯繫起來,對促進太原商貿物資流動,提高太原工業活動和稅收十分重要。



    擁有正太鐵路,第一軍就可以迅速得到華北方面軍的補充,發揮出太原地區佔領的工廠和礦區的作用;相反,失去了正太鐵路,第一軍就相當於孤軍深入,而且是深入數百里,且太原的工廠企業就發揮不出以戰養戰的作用!



    這條鐵路關係到第一軍未來的前途命運。



    4個月裡,正太鐵路在獨立支隊襲擾下時斷時續,鐵路運輸受到了極大影響;車站物資連續被劫,失去了大量物資及彈藥。而為了保障正太鐵路運營,第一軍又不得不投入了大量軍隊、武器彈藥、水泥鋼筋、鋼軌等,不斷建設修復沿線據點、車站、鐵絲網等等。



    可以說,正太鐵路已經成為了第一軍持續物資消耗的失血點!



    而獨立支隊及八路軍各部隊持續破襲平原據點就不用說了,每一次破襲,不僅造成了蝗軍和蝗協軍部隊的大量損失,更損失了大量親日人士,造成了控制區域的人心浮動,然後各種地下抗日武裝和組織就冒了出來。



    不少自稱鋤奸隊、地下武工隊的組織,經常手持毛瑟自動槍襲擊蝗軍及大日本僑民及心腹,哪怕是太原都是經常風聲鶴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