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長途奔襲,路上見聞(第2頁)



    二戰歷史上的硫磺島之戰,2萬多日軍憑藉著坑道和隱蔽工事,頂住了11萬美軍36天的攻擊,造成美軍近3萬人的傷亡。這還是美軍在登陸前投射了24萬噸炮彈炸彈,基本摧毀日軍表面工事的前提下。要不是日軍孤立無援,失去彈藥和兵員補給,美軍能不能攻下硫磺島都是一個問題。



    而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靠著坑道硬扛美國重炮和轟炸機,因為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和人員補給,不僅守住了陣地,也贏得了尊重。



    依靠核心區的坑道和混凝土工事,再加上張雲打算建立的炮臺,他相信到時候憑藉著他手頭海量物資和有利地形,必能守住晉東南根據地的北大門,也就至少守住了和順、遼縣等地區。



    一路觀察地形,一路漫漫行軍,到下午3點左右,張雲的獨立支隊已經到達了距離李家莊據點距離3公里左右的山裡,並會合了當地的組織、遊擊武裝以及老張等支隊偵察人員。



    自晉中淪陷以來,榆次人民就掀起了風起雲湧的抗日活動。奈何這裡地處平原和丘陵的交界地帶,又有同蒲鐵路穿過,是鬼子重點進攻和重點防守的區域,日偽軍的實力非常強大,武裝抗日活動基本都以失敗告終。目前只有東部的山區裡尚有一些游擊隊活動,但是鐵路以西區域已經全部轉為地下活動了。



    因為日偽軍的持續打擊,當地抗日武裝武器裝備短缺,面對李家莊這樣的大據點,當地的遊擊部隊無可奈何。這不,聽到有八路軍大部隊前來解救被抓壯丁的群眾,組織控制下榆次抗日遊擊武裝專門匯合過來。



    “張隊長,這位是榆東組織組建的游擊隊的負責人,田隊長,隊伍大概300多人,擁有90多支步槍,還擁有一挺輕機槍,就是子彈不多。他們聽說咱大部隊過來了,一致要求參戰,為這段時間犧牲的戰友和死難的鄉親們報仇。”



    姜思恩同志很熟悉榆次地區的情況,詳細的向張雲介紹著。



    張雲客氣的跟田隊長打著招呼,也沒有拒絕游擊隊參戰的熱情。畢竟打破據點後還需要妥善安置解救群眾並組織群眾有序撤離,本地的組織和遊擊武裝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安排戰士們短暫休整後,張雲召集了榆次地區游擊隊的田隊長和幾個連長,研究部署作戰工作。



    根據地下組織、游擊隊提供的信息和偵察排偵察情況,李家莊據點就位於榆次平原和山地的交界地區的山崗上,是一個用3米高圍牆構建的方形院子,佔地不小,足有幾十畝地。院子每個角都建設有小炮樓,並有偽軍、鬼子站崗放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