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 作品

第350章 學問的用處(第2頁)



    見李讓接受了李泰的道歉,李世民這才面色稍霽,對著門外的親衛吩咐道:“去請華先生來給這逆子治傷。”



    李世民讓親衛去請華良了,李讓便將李泰攙扶到平日他小憩的木床上躺下。



    華良來得很快,似乎是早已知曉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情,進門朝著李世民微微欠身,便徑直走到李泰面前放下藥箱開始給他檢查身體。



    就這麼一會兒,李泰腰上的淤青已經凝成一個巨大的腳印。



    李讓站在窗前,看著躺在床上一臉痛苦之色卻不敢喊叫出聲的李泰,不由得為他默哀三秒。



    老實說,李讓對李泰這個人沒有什麼惡感,相比長安城內的一眾紈絝,李泰已經算是其中拔尖的存在了。



    要學問有學問,要長相有學問,要脾氣有學問。



    當然,脾氣差,孤高,自傲,這些所謂的缺點在李讓看來,並不算什麼缺點。



    叛逆期誰都有。



    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屁孩,正是樹立正確的三觀之時,當父母的要做的應該是想法子正確的引導他去做一些正確的事情。



    動輒打罵的打壓式教育,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李讓對此都是持深惡痛絕的態度。



    見李讓守在床邊,李世民也緩步走近。



    但他只是看了一眼李泰,便對著李讓吩咐道:“李小子,隨朕走走。”



    說完,李世民率先揹著手出了公署。



    李讓想了想,還是跟在李世民後面出了房門,二人順著院子的廊道下慢慢的走著,身後只跟了兩個玄甲軍將士。



    李世民問道:“李小子,以你的聰明才智,想必已經知道朕今日的來意了吧?”



    李讓一愣,隨後緩緩點頭。



    李世民的來意並不難猜。



    李世民這段時間應該是忙得腳不沾地,畢竟大軍出征可不是說句話那麼簡單,徵調軍隊,民夫,轉運後勤糧草,推演戰爭走向,種種事情,都是既勞心又費神的事情,且都需要他這個帝王來操心。



    就這樣的情況下,他還能抽出時間親自帶著李泰來書院找李讓賠罪,只能是為了他那些能夠輕易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的字符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