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 作品

第139章 小小的嘗試(第2頁)

 


    一盤又一盤精緻的菜餚被宮人擺在李世民面前,都是出自侯府廚娘之手的炒菜。
 


    其他人面前菜餚都是用侯府的餐具裝盤,唯有李世民面前是一套御用的銀餐具。
 


    李世民饒有興趣的夾起一塊子肥瘦相間的紅燒肉打量了幾眼,問道:“這是什麼肉?”
 


    李讓臉上堆起一個禮貌的微笑,回道:“回陛下,這是紅燒肉。”
 


    “紅燒肉?”
 


    李世民翻來覆去的又看了幾眼,似笑非笑道:“可朕看著,怎麼這麼像是豬肉呢?”
 


    李讓一愣,假笑道:“陛下好眼力,紅燒肉正是以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製成,口感軟糯香甜,肥而不膩,可謂是老少咸宜。”
 


    話音剛落,站在一旁伺候李世民的常德便捧哏呵斥道:“李縣侯你好大的膽子,竟敢以賤肉招待君父,你安的是什麼心?”
 


    李讓忍不住剜了常德一眼,儘管知道常德這是在例行發揮。
 


    但他這個語氣真的好賤啊。
 


    李讓不喜歡。
 


    李世民倒是無所謂賤肉不賤肉,將肉塊放在鼻尖上聞聞,然後小小的咬了一口。
 


    只是甫一入口,就不由得眼睛一亮。
 


    “確實是軟糯香甜肥而不膩,好吃!”
 


    稱讚了一句,李世民將整塊肉吃下,不由得開口道:“以蔗糖裹肉,昭應縣侯這宴席好生奢侈啊,不過最讓朕好奇的是,你是怎麼去除掉豬肉之中那股子腥臊之味的,竟然一點殘留都沒有?”
 


    李讓夾起一塊肉放進嘴裡,其實也沒有李世民說得那麼誇張,依舊還是有一股腥臊味。
 


    但是比起水煮肉聞著就令人作嘔要好得多了。
 


    李讓放下筷子,笑道:“回陛下,只需以蔥薑蒜加水燉煮,再以八角桂皮香葉等大料壓去腥臊之味,最後輔以蔗糖熬煮,如此,便能蓋掉絕大部分味道。”
 


    豬肉在大唐是賤肉,之所以說豬肉是賤肉,是因為豬肉的味道吃起來很腥很臊。
 


    但那是大唐人養豬從來不閹割導致的,並不是大唐本土的豬種不行。
 


    貴人們有羊肉和雞肉狗肉這等精肉吃,自然吃不慣豬肉這種又腥又臊的肉,淪為賤肉也就不稀奇了。
 


    而這一次李讓之所以選擇做紅燒肉,除了紅燒的方式能夠蓋掉絕大部分豬肉的腥臊味,也是存了推廣豬肉的心思。
 


    對於大唐的百姓來說,豬是最容易飼養的家畜。
 


    但由於飼養方式不對,也沒有合適的烹飪方式,豬肉始終賣不上價錢,這就導致養豬的人越來越少。
 


    所以李讓選擇在權貴之間推廣豬肉,培養他們吃豬肉的習慣。
 


    這也算是他一個小小的嘗試。
 


    如果能成功,百姓們就能多一條財路,如果不成功,他也沒什麼損失。
 


    當然,李讓也是有私心的。
 


    早在他回到太平村的時候,就想過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富。
 


    但直接給他們錢或者帶著他們做生意,那不現實。
 


    教育脫貧短時間內不會起到什麼太大的效果。
 


    從農副產品下手,就成了李讓的第一選擇。
 


    而豬,則是莊戶人家最容易飼養的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