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徽宗要轉軌變向(第2頁)



    他給楊光華和蔡京專門談了一次,明確了哪些事項要直接呈報給他,由他來親自處理,哪些事項由楊光華和蔡京處理,哪些事項發給三省六部去處理,也就是說他給朝廷的工作業務劃了三道線標準。由誰來劃定這三道線呢?當然就是楊光華了。徽宗親自看著楊光華陪著他走過了近三年的時間,楊光華的成長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楊光華的學習力,是滿朝文武無人能比的。他太能學了,他讀了多少書恐怕連他自己都不清楚,他掌握的東西太多太多。徽宗常常自我慶幸,當時把楊光華選到了身邊。若沒有楊光華的輔佐,這兩三年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得過來,所以他對楊光華的信任、器重和倚重就更加的清晰更加牢固。



    由於無論朝廷,還是地方以及軍隊報給皇上的所有奏章,請示彙報材料等等,一律由楊光華篩選,做第一道工序的處理,所以宰相就只剩下跟楊光華一起商量處理他們權限範圍內的事項,再就是審核三省六部處理的事項,權力就被大大地限制了。



    這樣執行了不到一個月,快到端午節的時候,徽宗感覺越來越累,並且這種辦法對他是一個很嚴重的束縛,時間和精力都被朝政的事佔用了,自己想做的事,幾乎什麼都做不成了,就連每遇三和九兩個日子到畫院去作畫,都沉不下心來。不得已,他就又跟楊光華商量,說“光華呢,我這種新的處理朝政的模式啊,看來還是有問題。”



    楊光華經歷了這次徽宗自己對理政方式的變動,心裡又多了一層思慮。彙總一開始變動的時候,是冷不丁突然問他:“光華,這幾天有沒有重大的事項?”



    當時楊光華一愣,但馬上就冷靜下來,回道:“有。”說著,立即就把西北邊防大營,就西夏跟大宋交界處發生摩擦的加急軍報找出來遞給了徽宗,又向徽宗稟報了一下他和宰相怎麼商量、又怎麼跟高俅溝通、最後怎麼平息的。徽宗聽了彙報,覺得很是滿意,但是強調說:“從今之後,此類重大事項必須先報朕。由朕作出決定之後,你們按朕的決定再去具體處理。”



    現在,徽宗卻又提出了這樣的想法,顯然他是覺得太累,又要改變辦法了。一個月前,當徽宗提出要改變理政方式、要親自處理重要政務時,楊光華就在心裡給他定了期限:最多三個月,少說一個月,他就會改弦更張不再堅持。因為楊光華很清楚,這個玩樂皇帝,本性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一時心血來潮改一改,很快就會再回到玩樂的老路上去。果然是這樣。楊光華就問:“皇上,您想怎麼個辦法呢?臣一定謹記教導,嚴格按照皇上的旨意辦。”



    徽宗說:“啊,我就是想呢,以後這些上來的奏章什麼的,你篩選之後,需要朕處理的,你就代朕處理,但是不能讓宰相知道,只讓宰相知道需要他和你一起處理的那一些,特別是重大的人事任命,以後不能放給宰相,就在你這裡。有告別情況,及時向朕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