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排眾議光華挺蔡京(第2頁)



    蔡京受到皇上的首肯,既高興又得意,自己的頭兩腳都踢得挺準,也挺順,總之就是一個字:好!兩個字,挺好!可令他沒想到的是,早朝向全體官員通報的時候,卻遇到了障礙。又如楊光華預料的,他剛通報完畢,就有人發難。御史中丞林清明向皇上發問:“皇上,大宋自從跟遼國定下《澶淵之盟》,連年賠錢賠絹,加上跟西夏的戰事,錢糧出的多進的少,還有前朝後期江淮連年水災、北方旱情不斷,百姓生活水平不斷下降,民間已有對朝廷不滿的民謠,在這種情況下修繕一下景靈宮倒也無可厚非,可要另行新建,臣以為不妥,特請皇上考慮。”



    門下省給事中肖永健附議,說:“皇上青春方壯,正是創業進取的時候,我們為能在徽宗朝效命而自豪。可是,如果朝廷只為滿足自己的一點私慾、或者虛榮心,而大張旗鼓搞工程建設,這顯然不妥。景靈宮不同於畫院。畫院是一項文化設施,他承載著大宋的歷史和文化。而景靈宮是祭祀先皇和祖先的宮殿,有現成的並且一直在用,對破敗的地方進行修繕當無異議,再建新的不就是勞民傷財麼?。”



    這兩個大臣的發言,令徽宗一時無言以對,蔡京也張口結舌。朝堂上一時陷入了靜默。此時,又有三位大臣附議,支持他們,並且還有多人在左顧右盼,這些人基本是見風使舵者,如果附議的人多,反對另建景靈宮的人勢盛,他們就會公開站出來助力。顯然,兩大臣的發言切中了要害,並且與他們持相同觀點者不在少數,若這種情況不能快速改變,蔡京的方案就會被推翻。很多人看到,徽宗和蔡京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既尷尬又不安。特別是徽宗,扶著御座扶手的兩手已經開始發抖,顯然十分焦急。雖說,只不過是因為一個宮殿的建設問題,並非什麼特別重大的事項。但這是徽宗親政以來,第一次把已經首肯了的事情拿到朝堂上來,讓大臣們共議,倘若被大臣們在朝堂上推翻了,皇上的臉面往哪兒擱?不就等於把皇上的尊嚴扔在地上踩踏?所以,事情不是特別重大,但性質卻極其嚴重。



    正在此時,楊光華站了起來。前面咱們說過,按照楊光華的秘書身份和朝廷有關規定,楊光華剛做秘書時,只負責記錄,沒有資格在朝堂上發言。但自從楊光華提升為正二品官員之後,皇上已經有特別聖旨,楊光華有了在朝堂上發言的資格和權力。當然,楊光華自己心裡有數,在朝堂上從不輕易說話。但此時,他看到皇上已經被架在火上了,馬上就被烤著,因此,他才不得不站起來,說道:“皇上,臣有話說。”



    徽宗一聽,雙眼頓時唰地射出兩道強光,立即說:“快說。”



    蔡京和所有大臣也都把目光聚到了楊光身上。楊光華得到皇上的恩准,便側轉身體,面對皇上和朝堂上的大臣們,用既清亮又沉穩的語調說道:“二位大臣的看法沒錯,你們的分析也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