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曾布失禮自掘墳墓(第2頁)

 


    徽宗聽了楊光華這一番話,心裡算是有數了,就點點頭,表示楊光華可以走了。
 


    那麼,楊光華為什麼對曾布的事兒關注度如此高,並且提出這樣的觀點呢?一則,他依據的是大宋律法;二,楊光華知道自己的觀點很容易被徽宗所接受。從曾布上任近兩個月以來,楊光華已經看清,曾布的霸道,跟章惇可謂半斤八兩,甚至比章惇還嚴重;曾布不但自私霸道,而且他還想當個千古一相,把權力用到極致。楊光華認為,雖然曾布這樣做,對皇上的大位是一個威脅,可是畢竟他還是要幹實事的。他跟蔡京相比較,蔡京能夠讓徽宗做一個自由自在、為所欲為的皇上。但曾布不想這樣。也就是說,只要曾布當權,他就會阻止徽宗做一些荒誕離奇的事,那麼大宋的江山最起碼還是穩定的,但蔡京的話就很難說,而這正是楊光華所期望的,因此他決定幫助蔡京把曾布拿下去,然後把蔡京扶上來。如此一來,不需要楊光華親自出面做什麼,他的許多目的就可以輕鬆的達到。
 


    徽宗聽了楊光華的分析和建議,決定找曾布好好的談一談。第二天早朝散了之後,徽宗就直接給曾布說,“你和蔡京都到垂拱殿來”。
 


    曾布這幾天心情很不好。他覺得似乎很多人在跟他作對,這種情況跟他剛剛當上宰相時明顯不一樣。他覺得,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況,那麼他今後的路就更難走,必須把這些跟他作對的人壓住。而要壓住這些人,就首先要皇上一如既往地做好空頭皇上,而不能對他執政進行干預。因此他一聽皇上讓他到垂拱殿,他覺得正好也要跟皇上談一談,在心裡說:你不找我,我還要找你呢。
 


    曾布和蔡京跟著徽宗楊光華來到垂拱殿,後面還跟來了翰林侍講溫益和御史陳中。這兩人都是楊光華單獨打招呼,讓他們一起來的。溫益作為翰林侍講,算得上皇上的老師,自然是維護皇上的;而陳中,正在彈劾曾布。皇上一行從大慶殿來到垂拱殿門口,楊光華向皇上稟報說:“稟皇上,溫侍講和陳御史有事稟報,能不能一起進來?”
 


    皇上一聽,不假思索,就點點頭說,“來吧”。
 


    進了大殿,曾布緊隨皇上,徑自走到離皇上最近的椅子上坐下了。徽宗和其他人都還站著。徽宗看到曾布的這一舉動,心裡有點不快,但也沒說什麼,似乎是習慣了曾布的這種做法。自己坐下後,對其他人說:“你們都坐吧。”
 


    蔡京等人這才向皇上行禮,然後各自就座。徽宗說:“我把你們叫來,是有件事情需要核實一下。我想先問一下宰相,我聽到反映說,你想提拔陳右福擔任戶部侍郎,有這事嗎?”
 


    皇上已經知悉此事,曾布並沒覺得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因此曾布頭都沒抬,只說:“有,有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