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光華謀定輔政新策略(第2頁)

 


    眼下他迫切要考慮的,就是在童貫被皇上認可之後,儘快地再物色能夠靠近皇上的人選。就宦官來說,有了梁楊童三人,已經足以能辦成和辦好皇上的日常事項,然後就需要在官員序列當中再去物色選拔。在他的視野中,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象那三個宦官一樣的人選。突然,一個名字從他的眼前蹦了出來:高俅。
 


    楊光華在研究徽宗過往經歷、研究徽宗和王詵之間關係的時候,注意過這個人。太學院有個同學,是蘇軾鄰居的孩子。他說高俅原來是蘇軾的小吏,生性機靈,寫一首好字,還能寫點詩詞文章,並且會幾手拳腳,特別令人驚奇的是足球踢得特別好,據說冠絕東京城。後來,蘇軾覺得自己不善於官場周旋,擔心影響高俅的前途,就把他介紹給了好友王詵。再後來,王詵讓他給當時的端王爺送梳頭篦子的時候,被端王爺看中,就又成了端王最志同道合的球友和玩伴。
 


    這個小球球,不但會踢球,而且但凡當著眾人面踢球的時候,他都要輸給端王,並且每一次都是踢到關鍵處,眼看著高俅就要贏的時候,一個失誤卻讓徽宗給贏了。端王對他這一手感到非常快活,並且高俅還教會了他很多高端的踢球技藝。該當高俅走運,端王不久就成了徽宗帝。徽宗特別喜歡這個小球友,就想重用他一下。可是朝廷有一項特別規定,凡是沒有中過進士和舉人的,一律不得提拔為文職官員,這是章惇就任宰相後為強調官員文化素養專門制定的。就這一條,把高俅就堵在了官場門外。儘管高俅寫字不錯,也能寫點詩詞文章,可是他沒有文憑沒有功名,連個小小的秀才都沒考過。這樣的人怎麼能夠擔任文官官職呢?
 


    那時,徽宗剛剛當皇上,除了太后,沒有一個是他熟悉的。他第一次上朝的時候坐在龍椅上往下一看,黑鴉鴉一片全是陌生的面孔,心裡就發涼。他當時就想,如果高俅這樣的人在裡面有那麼幾個,那該多好啊?楊光華也曾想,不是有楊震嗎?不不不,當時楊震還是剛剛提拔起來的副總管,僅僅是一個六品官,沒有資格上朝,至於當上三品官,那是在提拔大總管之後的事了。所以徽宗那時候一心想著朝堂上能有幾個自己熟悉的人、喜歡的人,可惜沒有。
 


    而這個高俅,不能提拔當官,那怎麼辦呢?徽宗就找王詵。王詵給他說,“我的偉大皇上哎,文的不行來武的呀,武官不需要功名,不需要考試,只要有戰功就行。”
 


    徽宗說:“他有什麼戰功啊,去哪裡弄戰功啊?”
 


    王詵說,“哎呀,我的皇上,你還是個小王爺的思想吶!我給你出個主意。”
 


    王詵附在他的耳朵上嘰嘰喳嘰嘰喳,說了半天,最後這個高俅就被派到了西北邊疆,當上了軍隊中的文職小官兒。王詵又假託皇上之名,向當時的宋軍統帥劉仲武做了交代,說這是皇上的人,要給他記功,儘快地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