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心油條 作品

第215章 摧毀信念,簡單的問題(5.4k)

溫言打量著終南棄徒,看到了新的提示。

 新的提示雖然整體上沒太大變化,但是卻多了一句,詛咒的威力會大幅度暴跌。

 終南棄徒已經沒法再用那枚符籙了,但是他本身燃盡一切,此刻身為半鬼神的狀態,卻還是在的。

 這一點跟符籙的關係就不是特別大。

 溫言不想賭一下,這個時候將其幹掉,危害是不是會沒那麼大,他只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冥途他還想再來的,借道冥途實在是太好用了。

 冥河他也要是要去的,用來處理一些東西,也非常好用。

 若是以後都不能再來,溫言肯定有點不捨得。

 現在他有些明白,為什麼對應的臨時能力,會是回溯了。

 這是想要讓他,自己去尋找最徹底的解決辦法。

 “怎麼樣了?這樣可以了麼?”裴屠狗有些期待的問了句。

 “解決了大半,但是應該還有一點問題。”

 裴屠狗一聽這話,就準備繼續上手。

 溫言連忙攔住他。

 “老哥,剩下的我來吧,你稍稍歇歇,幫忙看著點就行。”

 裴屠狗也沒說什麼,他面對這種殺人也不能解決問題的事情,就有點煩。

 “把他拉起來吧。”

 裴屠狗一抖手裡的血繩,就牽著終南棄徒,讓其站起了身,只是怎麼看都像是硬生生的吊著脖子,將其吊起來的。

 溫言也顧不得這些了,他伸出右手,搭在終南棄徒的肩膀上,發動回溯。

 “你還記得你怎麼遇到神像的嗎?”

 隨著溫言問出這句話,他周圍的一切,都像是化作了煙霧,瞬間消散,一切都像是在飛速的倒退。

 以終南棄徒的視角,不斷的倒退,一切都彷彿非常模糊。

 身旁的煙霧,時而化作一輛前四後八的大貨車,時而化作山林,時而化作一座簡陋的土廟。

 那煙霧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能清晰變化出來的東西不多,很多東西都顯得非常模糊。

 但溫言大概也能看出來,那些模糊的,都是不重要的東西,看過一眼,就會忘記。

 很快,不斷變化的煙霧,停止了下來,灰色的煙霧,逐漸凝結,化作了只有黑白灰三色,彷彿真實的世界。

 深山裡,隱藏在密林和灌木後面,一座石頭搭建的簡陋神臺上,立著一尊看不清面容的腐朽木像。

 終南棄徒坐在不遠處,面對朝陽,吐納練功,順便誦讀經文,一板一眼的完成每日的早課。

 哪怕已經被逐出師門,多年養成的習慣,也已經刻到骨子裡,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道人每日誦經,有一天,他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小道士……小道士……”

 道人身子一顫,驟然睜開眼睛,一臉怒火。

 “何方妖孽!”

 然後,他以柴刀劈開灌木,開出一條路,一手執刀,一手執符,向著後方殺去。

 然後他就看到了那尊神像,最初只有一尺多高的神像。

 他本來是想直接將其滅殺,因為這不知是什麼妖孽,竟然敢冒用他愛人的聲音。

 只是幾句話之後,對方不但聲音是這樣,還知道很多事情,還知道他的愛人臨死之時說的話,讓他趕緊走吧,不用在這裡陪著了。

 道士漸漸的破防了,他心裡開始掙扎,分不清楚這到底是妖孽作祟,還是真的是他心心念唸的人回魂了。

 他第一天,沒有果斷處理,後邊便再也狠不下這個心了。

 不知不覺,他們聊了很多,聊起曾經的事情,聊起埋藏在心底的遺憾,聊起很久之前,第一次見到他時,那副傻不愣登的樣子。

 他開始為其日日誦經,意圖走正法,讓其恢復行走。

 逐漸越陷越深,再也沒法回頭,或者說,他已經不願意回頭,已經真的完全相信,這就是他心心念唸的人了。

 那腐朽的木像越來越高,越來越大,道人開始以各種手段,學習他以前從未學習過的東西。

 他的天賦的確很高,他很快就弄清楚了複雜的裝髒體系,弄清楚瞭如何跟阿飄相處,卻不損雙方,他開始學會,如何做一個廟祝。

 託網絡的福,網上能找到太多太多影印資料,只是常人根本無法從裡面淘出來能用的東西。

 可能一本書裡,只有區區幾段是有用的,而道人就能分辨出來。

 只是幾個月的時間,他除了沒有授籙之外,在此道的水平,絕對已經到了青城弟子授籙的標準。

 可惜,終南山的道士,是出家道士,尤其是針對有資格被授籙的弟子,要求那是相當的嚴格,有任何一項不達標的,都會被卡在授籙之前這一步。

 無論天賦多好,硬實力多好,都會被卡死。

 看起來不近人情的規矩,那後面都蘊含著血和淚。

 傳承久遠點的好處之一,那就是可以把能踩的坑,都給踩一遍,然後再記錄下來,用來警示後人。

 在回溯之中,溫言帶著道人一起,看他們的曾經。

 道人神情呆滯,溫言在感嘆。

 道人真是拜錯了山門,這天賦可真好,積累的底蘊可真厚,道人看的書,他一句話都還沒琢磨透的時候,道人就已經翻到下一頁了。

 難怪區區幾個月時間,就能幾乎從零開始,學新的東西,學到絕對夠授籙的水平。

 看著看著,畫面散去,溫言這才感覺到,身上的陽氣都有點弱了。

 這能力竟然是要消耗陽氣的,跟他的實力有直接關係。

 他剛才可是保持著加持著陽氣的狀態,竟然只能回溯這麼一小會時間,也只能回溯到道人第一次見到神像鬼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