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 作品

第114章 第114章 踏雪尋梅(三合一)(第2頁)

 


    賈靜雯笑道,“他是不是大陸人,跟我沒關係啦。”
 


    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她還是把周彥的那張名片從葉予安手裡拿了回去。
 


    “怎麼沒關係。”葉予安笑了起來,“他如果是大陸人,就代表你們不可能再往下發展哦,他肯定不會在臺島這邊待太久的。”
 


    “安安,你想太多啦。”賈靜雯翻了個白眼,“我們還是高中生,要以學業為重。”
 


    葉予安哈哈一笑,“你成績很好麼?”
 


    被葉予安揶揄,賈靜雯也沒生氣,老老實實地承認,“是沒有很好啦。”
 


    ……
 


    從叮咚劇院離開之後,周彥又跟著攝製組去了另外一個拍攝點。
 


    原本這期節目的編排,是讓周彥跟著主持人一邊走一邊吃一邊聊,跟其他期一樣,沒有任何花樣。
 


    但是周彥覺得,這樣太簡單了,就提議他們設置幾個有意思的環節來增加節目的趣味性,就比如剛才在叮咚劇院樓下彈鋼琴的那段,就是周彥提議設計的。
 


    下一個拍攝點,還有一個特別的橋段。
 


    就是周彥他們原本是在好好的逛街吃東西,但是忽然聽到一陣熟悉的笛聲,吹的是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面的那首《頌蓮》。
 


    周彥他們聽到曲子,感覺很有緣分,就循著笛聲走了過去,最後還跟吹笛子的人合奏了一曲。
 


    這種非常巧合的橋段,或許有人能猜到是設計好的,但其實大部分觀眾都會相信。
 


    事實證明,這個橋段確實不錯,後期電視播出如何,暫時還不知道,但是現場的表演效果非常之好。
 


    導演林佑威還在現場給圍觀群眾解釋,他們原本是在附近拍節目,沒想到正好碰到了吹笛子的這人,實在是巧合。
 


    而現場的觀眾,還真就相信這個解釋,紛紛感慨實在太巧了。
 


    當然了,後期播出的時候,觀眾們是否相信,還是要看拍攝的手法如何。為了保證效果,周彥還會時常給林佑威他們提建議,告訴他們該怎麼拍攝,用什麼鏡頭,什麼角度更容易取信觀眾,更容易帶來戲曲衝突。
 


    等到當天的所有拍攝都完成之後,導演林佑威十分敬佩地跟周彥說,“周導,你果然不愧是拿了國際大獎的導演,連電視節目的拍攝你都懂。”
 


    “嗐,電視節目跟電影,雖然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是相通的嘛。”周彥笑道。
 


    林佑威十分認可地點頭道,“確實,聽了你的建議之後,我感覺電視節目拍起來竟然也有種拍電影的感覺了。”
 


    之前林佑威他們拍節目的時候,都是非常隨性的,主要看行程的安排,主持人帶著嘉賓邊走邊吃邊聊,話題也主要靠主持人引導。
 


    拍攝的時候,爭取多拍一點素材,方便後面剪節目的時候有更多素材可以選擇,但是這樣一來,節奏往往都很一般。
 


    而按照周彥的說法,拍電視節目,跟拍電影差不多,提前把所有腳本都寫好,一遍拍不過,就拍兩遍,鏡頭也不能像之前拍電視節目一樣硬懟,要有鏡頭語言。
 


    一開始,林佑威是有點拒絕的,他覺得抓住採訪者跟受訪者之間真實的狀態,效果會更好,但是試了一遍之後,他改變了之前的觀點。
 


    事實上,真實的狀態,大多數都是無聊的,反倒不如設計出來的腳本讓人感覺有趣。
 


    而且設計出來的腳本,只要演得好,拍得好,給人的感覺甚至比真實的狀態給人的感覺還要真實。
 


    比如吹奏笛子的那一段,為了讓鏡頭更有真實感,採用了類似紀錄片的拍攝方式,鏡頭不懟臉,而且還有些晃動,就連攝影師的喘息聲都錄了進去。
 


    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場拍攝是臨時加進去的,很匆忙,攝影師被打得措手不及。
 


    其實周彥給林佑威傳授的這些東西,並不是他學到的拍電影的知識,而是他前世看過不少綜藝節目後總結出來的。
 


    ……
 


    外景拍完之後,周彥沒有回酒店,而是跟林佑威他們回了華視,還有一些演播室裡面的片段需要拍。
 


    回到華視之後,因為演播室正在被其他節目組使用,所以周彥便在休息室等了一會兒。
 


    剛等沒多久,張有安走了進來。
 


    見到張有安,周彥還以為是叫他去演播室,便起身笑道:“趕快拍完,趕快收工。”
 


    今天拍攝搞了大半天,他也挺累的。
 


    張有安笑道,“你這麼急著收工啊。”
 


    “嗯,累啊。”周彥伸了個懶腰,隨後又笑道:“我自己也是找罪受,本來一個小時就能錄完的節目,我提了幾個意見之後,時間翻了好幾倍。”
 


    “效果也好了好幾倍。”張有安走到周彥面前坐下,“我不是來叫你去演播室錄節目的,我是來給你增加任務量的。”
 


    “什麼任務量?”周彥一臉疑惑,跟著坐了下去,“難道是節目還要增加什麼環節?”
 


    “跟節目沒關係。”張有安搖搖頭,隨即從挎包裡面拿出一沓劇本。
 


    一看到張有安從包裡面取出劇本,周彥眉毛就挑了起來,他已經猜到了,張有安是又要給他找配樂的活。
 


    周彥嚥了口口水,他這個經紀人,真是一點都不給他喘息的時間啊,就算是生產隊的驢,也不能這麼用啊。
 


    《三國演義》的事情都還沒有定下來呢,這就又給他找了新活。
 


    之前周彥之所以想要一個助理,是因為上半年他的工作太多,想要讓助理幫他分擔一些工作。
 


    但是萬萬沒想到,自從有了張有安這個經紀人兼助理之後,他工作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變得更忙了。
 


    助理的活張有安基本沒幹,經紀人的作用他倒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微微嘆了口氣,周彥接過劇本,“這次又是什麼項目?”
 


    張有安笑道,“就是華視正在拍的一部電視劇,名字叫作《包青天》。”
 


    聽到是《包青天》,周彥忍不住看了看張有安,心說這傢伙怎麼總能找到這種名作?
 


    “這個項目什麼情況?競爭力大麼?”周彥問道。
 


    張有安笑著搖頭,“這個項目暫時競爭不算大,我給孫導跟梁導看過你配的《故宮:記憶》,他們對你印象都很好。咱們在臺島還要待三天多,你抽時間看看劇本,回頭我帶你去跟孫導他們好好聊聊,這個項目還是很有希望的。”
 


    “要做一首樣曲麼?”周彥問。
 


    張有安挑眉道,“如果能作出來一首那當然最好。”
 


    剛才張有安沒有主動提,是因為他覺得三天時間太短了,而且周彥這段時間還在忙著寫《三國演義》的樣曲,現在又要研究《包青天》的劇本,應該是沒有時間寫的。
 


    而他並不知道,《三國演義》的曲子,周彥其實已經寫出來好幾首了。
 


    周彥點點頭,“那行,我先看看劇本再說。”
 


    《包青天》總共有兩百多集,劇本也很多,張有安也不可能把所有劇本都拿給周彥,這次他帶給周彥的是《血雲幡傳奇》等四個單元的劇本。
 


    周彥拿著劇本,剛看沒十分鐘,林佑威就來叫他去演播室錄製節目了。
 


    ……
 


    節目錄完之後,周彥就帶著劇本回了酒店,然後認真讀了起來。
 


    華視這版的《包青天》知名度非常高,周彥當然也看過,不過因為劇集太多,周彥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看完全部。
 


    畢竟有兩百多集,就算一天看兩集,也要看一百多天。
 


    雖然都是包青天題材,但是這一版的《包青天》跟後來出的《少年包青天》非常不同。
 


    如果說《少年包青天》是懸疑驚悚推理劇,那這一版的《包青天》的武俠味道更濃。
 


    像周彥拿到的這幾個單元,基本上已經看不出來是斷案劇,分明就是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武俠劇。
 


    這也不奇怪,因為這部劇就是根據《三俠五義》改編的。
 


    周彥看完《血雲幡傳奇》,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鐘了,他看著手錶,無奈搖頭,今晚他本來想要早點睡的,看來又無法如願了。
 


    隨即他拿出本子開始寫譜子。
 


    在看《血雲幡傳奇》這段故事的時候,周彥腦海中就浮現出了一首曲子——《來自東方的少年》。
 


    這首曲子,是久石讓專門為動畫電影《幽靈公主》所作,後來香江無線電視臺的那版《天龍八部》也用了這首曲子。
 


    ……
 


    第二天下午,張有安看著周彥遞給他的譜子,愣了足有五六秒。
 


    “這是你今天寫的?”
 


    “準確的說,是昨晚加上今天上午。”
 


    昨天晚上他寫到了兩點鐘,今天早上起床之後,又寫了兩個多小時。
 


    他原本想著,就寫一小段,回頭給他們聽聽得了,但是寫著寫著,就沒辦法停筆了,整首曲子不寫完,他自己也感覺不自在。
 


    張有安不禁感慨,周彥的快,真是超過他的想象,這傢伙的大腦結構到底是怎麼樣的,為什麼能裝這麼多才華?
 


    周彥的高產,對張有安來說當然是好消息。
 


    其實知名的作曲家,基本上都是非常高產的,雖然未必有周彥這樣快,但是像電影配樂這種,一年寫上十幾二十段,簡直是基本操作,有的人一年能寫好幾十段,而且段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