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清達 作品

第 102 章 銀杏(第2頁)

 


    老院子四方四正,像個石堡似的,圍牆是用砂質塊石壘成的,紋理分明,線條滑暢,精緻得就像剛剛出土的文物古蹟。院子東西各有一道雙環大門,一南一北修了兩層陝北風格的石窯。大門一推,雙環叮噹作響,門軸跟著也會呱吱一聲宏響。有些年月的石窯,外形土氣陳舊,古樸簡陋,就像線條粗糲、手法原始的木刻版畫。但夏天清涼透氣,冬天密實保暖,住著也堅固結實,讓人打心底裡喜歡。
 


    曲靖小時候在這裡經常和小夥伴們在玩耍。院子四周的杏樹倒也不少,就長在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溝邊坡畔還比較散落,不整齊,鄉里的人都說是這麼棵大的蔭的小的,所以不整齊,鄉里也都不修整,放任其生長。
 


    每年一到春天,粉白的杏花掛滿了樹枝,繁密地遮住了整條溝,多半月時間,才被殷勤的春風吹落化泥。初夏,黃澄澄的杏子壓滿枝頭,杏子的清香,跟著呼呼飄過的高原風捲來,長時間頑固地繚繞在窯前窯後。果子又肥又大,又黃又亮,那些婆姨女子們就彼此相約,來到溝畔,採摘杏子,嬉戲拍照。那熱鬧,在笑聲中火一樣燃了起來。
 


    老院子裡栽種著幾棵圓葉青楊,最大最粗的一棵長在院東頭,和銀杏樹一左,一中心,樹冠攤開來,能遮擋夏天頭頂那抹最熱辣的陽光,腳下的一大片清涼地最聚人氣,是最天然又無可取代的華蓋。每天總是愛乾淨的外婆主動值日,一大早就將院子清掃得乾乾淨淨、豁豁亮亮。石桌、石凳據說是從清澗買來的,春夏秋冬都被殷勤的院主抹得明光鋥亮。無論吃飯喝茶,打撲克玩耍,乃至孩子們完成家庭作業,這些都能派上大大的用場。
 


    院裡的水是定時來的,家家戶戶每天都會在同一時段提水洗菜。菜地就在窯洞後面的半坡,這些婆姨們個個會過日子,種地種菜都是一把好手。菜地你家一片,她家一塊,種著嫩韭、黃瓜、豆角、茄子、西紅柿、辣子、菠菜、香菜等。你家有這,她家有那,今天你吃我的黃瓜,明天我吃你家的韭菜,誰要包了餃子、蒸了碗飥、做了雞魚羊肉之類的好菜,張口就要,動手就拿,一點都不拘束。那些調皮可愛的孩子,就是吃著院子裡的百家飯才慢慢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