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白的 作品

第五百七十八章 科學和迷信(第2頁)


這樣的話這種玄學和迷信就十分可取了。

林可前世特別痛恨那些迷信。

別人十年寒窗苦讀,做了無數套卷子,寫了無數張習題,最後卻被別人一句“這人命中註定”“本該如此”,把所有努力都歸咎於“命”,可不可笑?

林可這一世,當然依舊也會打擊迷信行為。

好在這一世的教派也不像上一世只會騙人,起碼信徒們向上祈禱,神明們也會收得到,而且神格也會處理那些祈禱。

也好在,納森格並沒有什麼一命二運三風水的說法,所謂的命和運,換算成科學大致約等於概率。

林可要做的,就是把一切迷信都漸漸歸匯於科學。

當人們不再去迷信,不再去想著燒香拜佛就能抵過別人寒窗苦讀後,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有困難?我自己思考,我自己解決!

而不是去求神拜佛,然後心安理得地躺在家裡等待神佛幫你解決。

這樣下去,大荒城的困難問題總不會全部丟給那幫子神明吧?

至於科學……

為什麼林可前世信奉科學而非迷信和玄學?

起碼在林可前世證明了,要使得一個數學題解出來,不能靠拜觀音菩薩,而要靠推演和計算。

要使得一個手機被製造出來,不能靠跪拜文曲星或者什麼神什麼菩薩什麼佛,而要靠芯片、按鍵、儲存、電池等等,也就是工業和科技。

坐的車、開的飛機、看的電視、刷的手機、按摩的按摩椅、生病的藥、手術的儀器等等。

沒有一樣東西是靠你跪在那兒燒香,然後在空氣中有冥冥一股力量匯聚,就形成了一個手機、一輛車之類的。

在古代,迷信告訴你,雷公電母在天上打雷,你要燒香拜,不然會被噼死,龍王行雲布雨,你要燒香拜,不然土地乾涸,天下大旱……

而隨著時代發展,人們都知道雲彩之上沒有什麼天庭,特別在歷史考究之後才知道,那什麼天庭只是民間對於天空之上的美好幻想,甚至於連玉皇大帝的原型是誰都能考究出來。

但是,新的迷信又出現了。

迷信告訴人們,姻緣需要去廟裡牽紅繩,而不是依靠真誠和真心;考狀元要拜文曲星,而不是天資聰慧加刻苦努力;田地收成好要拜土地和龍王,而不是勤勞耕種和科學種植飼養;賺錢要靠拜財神而不是知識技能與審時度勢……

甚至還有迷信告訴你,你的性格是來源於你的星座的!

總之就是,思維力、邏輯力、判斷力、洞察力、敏銳力等,才是構成科學的要素。

而不是聽風就是雨,也不是那種“甩鍋”,也就是把自己沒升官發財的“鍋”甩給“命”和“運”,把自己沒有高中狀元的“鍋”甩給“命”和“運”。

甚至有人把性格、環境、家庭條件、教育背景、理想、經濟觀念、人生價值等等多種方面原因視而不見,把兩個人不適合的“鍋”甩給星座上。

真是離了個大譜。

總之就是,林可認為,科學並不是一種類似於儒學、道學之類的固定學說,而是一種判斷方法,一種多種思維力的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