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的蛙 作品

第96章 諸葛亮唇槍舌戰,怒懟無一人是丈夫(第3頁)



    孔明聽完,言語裡的不屑與譏諷之詞溢於言表,卻壓下了自己的怒火,畢竟他跟自己處境不一樣,我沒有做出成績,啞然失笑著:“大鵬一飛萬里,他的志向難道要跟小鳥一樣嗎?就像人深有重病,應該先用煮爛的粥喝,用藥一起服用;等到腑臟調和好了,形體漸漸康復,然然後才能用肉食來大補,下猛藥來治理:那病根就去除乾淨了,人也就活潑了。要是不等氣脈通順和緩,就光下猛藥重味,卻想要能夠復原,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主劉豫州,以前軍隊敗在汝南,來到劉表這裡混跡,兵力不滿一千人,將軍只有關羽、張飛、趙雲這些人而已:這就像枯瘦的人病情惡化到了極點了,新野這個偏僻小縣城,人煙稀少,糧食也少,劉豫州不過氏暫時委屈一下住在這裡,難道還真的要在這個破地方待著作為據點?所以甲兵不齊全,城郭不穩固,軍隊也沒有訓練,糧食也不是每天都有,燒了博望的根據地,掘來白河的水,讓夏侯惇,曹仁這些晚輩心驚肉跳,肝膽劇裂:我自己比作管仲、樂毅來用兵,也不是過分。還有這劉琮這熊孩子投降給降操,劉豫州是一點都不知道;而且他不忍心乘其亂奪走同宗的產業,這真的是有大仁大義呀。當陽作戰失敗,豫州足有數十萬因為劉玄德的義氣跟著過來,攙扶著老人拉著小孩跟著,劉玄德不忍心把他們給拋棄,每天為了照顧他們只走十里路,不願意進攻江陵,甘願跟著他們一起走而落敗,這可以說有大仁大義了。(什麼大人大義,只不過想立個人設而已,不然拿什麼鬥呀)最終因為人數太少而失敗,勝負乃是兵家常事。以前漢高皇數幾次敗在項羽手下,可是垓下一戰取得勝利,這不是韓信的計謀好嗎?韓信跟著高皇很久了,沒有嚐到一點勝利的甜頭。這國家大計,江山社稷的安危,是要主動謀取的。並不是能言善辯的人,沽名釣譽的欺負人:坐著看著站著講話的,沒有人能比;臨危應變,一無是處。實在是天下人的笑話!”這說的一番話,讓張昭一時語塞說不出話。就像一個順水而行笑話逆水行舟卻走不了一點路,我就是逆水行舟的人,也被那些順大流的人笑話



    座位上有個人又站出來抗議:“現在曹公有百萬兵力,千員門將,在龍的地盤虎視眈眈,要一口氣吞了江夏,你覺得該怎末辦?”



    孔明抬頭一看,原來是虞翻問話了。



    孔明:“曹操聚集袁紹的螞蟻軍團,打劫劉表那些烏合之眾,他數量多也沒什莫好怕的。”



    虞翻,話雖是這莫說,可是說得輕巧,冷笑著:“軍隊在當陽作戰失敗,在夏口卡驢技窮,就這樣,卻還在說‘沒什麼好怕的’,這真是天大的騙局!”



    孔明:“劉豫州用幾千人馬,做的是仁義之師,怎末能夠對抗數百萬兇狠殘暴無所顧忌的人?退到夏口守著,是等待天時有利。現在江東這裡兵力精良糧食又多,還有長江的險要能夠對陣,卻想讓自己的主人屈膝跪地繳械投降,不顧天下人的笑話,貽笑大方。這麼看來,劉豫州才是真的不怕曹操敢於跟他對抗的人!”虞翻臉漲的通紅也說不出話來。



    坐著的又有一個人,用著眯眯眼問了:“孔明這是想要效仿張儀、蘇秦的利嘴,來遊說東吳嗎?”



    孔明一看他,原來是步騭。



    孔明:“步子山用蘇秦張儀當辯才,不知道蘇秦、張儀也是豪傑嗎。蘇秦佩有六國護照,張儀兩次來到秦國謀官,都說出匡扶人國的策略,也並不是那種害怕強權欺凌弱小,害怕刀砍逃避劍刺的人。你們這些人一聽說曹操虛張寫的狡詐虛偽的言辭,就害怕的要出去投降,卻敢笑話蘇秦、張儀嗎?”步騭也是灰著臉盤算著怎麼吃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