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 作品

第69章 第 69 章 潘燕妮才說完這話,自己……(第2頁)



    潘垚捏著符,抬頭看了看這玉蘭花樹,樹很高,枝葉舒展,上頭花是花,葉是葉,別有一番疏朗的韻致。



    “姐,你要不要摘一些玉蘭花到古街賣賣”



    潘燕妮瞪大了眼睛,“這玩意兒還有人買”



    鄉下地頭樹種得多,這玉蘭花可不稀罕。



    潘垚“咱們就試一試,能賣一點是一點,我昨天還瞧到了,你和小靜姐她們幾個拿這白玉蘭掛在耳朵上呢,城裡人應該也是稀罕的。”



    “對對,還能做手環和項鍊,香香的很好聞。”被激起了生意經,潘燕妮也興奮。



    下一刻,她就見潘垚掐了道手訣,小院這處起了風。



    清風徐徐吹來,繞著玉蘭樹轉啊轉,潘燕妮都忍不住仰著頭盼著。



    見她這個樣子,潘垚偷笑了下,手訣一換,清風捲下白玉蘭。



    它們也不落地,就這樣繞著潘燕妮打轉,像綢帶又似薄霧。



    潘燕妮哇了一聲,忍不住伸手去探。



    一朵白玉蘭在半空中緩緩落入她掌心。



    晶瑩如玉,潔白如雪,略微厚的花瓣微微攤開,隱隱有花香襲來,淡淡的,就如面前這朵小花的色澤。



    這一刻,潘燕妮覺得,她絕對是這世界上最靚的女崽



    “好啦,咱們走吧。”



    潘垚手一翻,手中出現一個提籃,清風捲著玉蘭花落入籃子中。



    籃子是竹編的,只見籃子青碧,玉蘭花潔白,這樣滿甸甸地盛上一籃子,別提多好看了。



    潘垚拎著籃子,甲馬符往潘燕妮腳上拍去,指間氤氳一道靈炁,目光一凝,道了一聲“疾”。



    下一刻,符文中北斗星紋路亮起。



    真武大帝發令,六丁六甲神聽令,甲馬神行千里。



    “姐,路上瞧到不太平的也別怕,跟著我走就行了。”



    潘垚牽起潘燕妮的手,不忘交代道。



    潘燕妮原先有些忐忑,她只白天時候被潘垚拉著從學校回到芭蕉村,路途也短。



    今兒卻不一樣,今天是夜裡。



    她後知後覺地想起,這幾天還是清明鬼節,這不太平的東西,那是指鬼嗎



    被潘垚的手一拉,潘垚的手熱乎乎的,潘燕妮的膽氣一下又壯了起來,瞬間就不怕了。



    “沒事,有土土你在呢。”



    潘垚笑了笑,兩人一道抬腳往前。



    符文微微亮起,兩人腳邊似飄來一團雲,又好似有駿馬在抬蹄嘶鳴,威風凜凜。



    只一個跨步,周圍的景就不斷的往後退。



    綠樹青山,湖泊小鎮一棟棟房子在視線裡也有些模糊瞧不真切,天色晦暗,遠遠看去,只能瞧到那影影綽綽的燈光,房子倒是有些像蹲地的巨獸,它們睜著眼睛在瞧人。



    “咦,土土你快看,那兒也有馬”



    突然,潘燕妮瞧到了什麼,頗為稀罕的指著西南方向。



    “是不是有人和我們一樣用甲馬符了”



    潘垚看了過去,果然有一匹匹白馬,它們馱著兩袋的行囊,在虛空之中奔跑,四蹄犇犇,尾巴卻是垂著的。



    “這不是甲馬符。”潘垚解釋道,“這是燒包袱的小馬,咱們昨天不是也有給祖宗燒素皮包袱了麼,喏,就是那種的。”



    潘垚指了指方向。



    潘燕妮一看,只見白馬馱著白包袱,包袱中間有一道藍光,上頭寫了人名,一下子,潘燕妮就想起了昨兒清明時燒的包袱,素皮包袱上貼著藍籤。



    瞬間,她心裡的敬畏又多了幾分。



    前頭有駿馬接連而過,潘垚只想了想,便知道為何是朝西南方向了,在典籍裡有記載,九幽在西南方向。



    何為九幽



    天有九重天,謂之九霄,地也有九重地,謂之九幽。九為極數,這九幽便是在地極深的地方。



    那兒幽暗冥晦,是亡者的世界。



    駿馬接連的朝西南方向奔跑而去,潘垚見潘燕妮沒有害怕,反而覺得有趣,也就停了下來。



    兩人牽著手,一道看這黑暗中奔跑而來的駿馬。



    駿馬多數是馱著素皮包袱的,也有馱著花皮包袱。



    花皮包袱上頭的經文漾著些許光亮,還能瞧到那顯眼的木牌,上頭寫著冥國郵政四個字。



    “咦。”潘垚好似瞧到了什麼,詫異了下。



    “怎麼了”潘燕妮有些緊張。



    “沒事,就剛剛過去的那批紙馬,我瞧到上頭的經文了,那是我昨兒幫一個老太太寫的,捎給她的兩個孩子。”



    潘垚認得那字跡,這會兒瞧著自己疊的小紙馬還頗為稀罕,這一認真瞧,就瞧到有一匹紙馬的尾巴微微翹起。



    紙人畫眼不點睛,紙馬立足不揚鬃。



    這隻馱了一包包袱的紙馬,它翹尾巴是怎麼回事



    潘垚記得,自己並沒有把紙馬的尾巴翹起來呀



    天上一輪彎月,星光點點,幽藍的天幕下,駿馬奔騰而來的場景恢弘又壯觀,帶著綺麗的色彩。



    “走吧。”潘垚拉著潘燕妮又瞧了一會兒,招呼了一聲,這才繼續往前。



    很快,兩人便到了a市。



    顧菟支攤的地方在a市的一條古街,名喚長風街,就在平樂坊附近。



    在還沒有建國之前,平樂坊就是一處鬧市,這兒人口集中,且多數是富戶。



    只見一個牌坊立著,兩根一人抱柱寬的紅柱支撐著牌坊,牌坊上頭掛一匾額,龍飛鳳舞地寫著長風街三個大字。



    往裡走是一條約莫五米寬的街。



    街道是青石鋪就,兩邊是青磚紅瓦的古建築,只見飛簷斗拱,朱樓綺戶,帶著歲月沉澱的韻致。



    清晨時的一場春雨,洗濯了塵埃。



    青石地排水快,下午太陽一曬,這會兒已經不潮了。



    也因為這樣,雖然今天是清明節前後,長風街卻還熱鬧。



    潘燕妮頭一次來,眼睛都不夠瞧了。



    街上人來人往的都是人,琳琅滿目的商品,熱鬧的吆喝聲,還有食物飄香的味道。



    和鄉下的芭蕉村一點都不一樣



    “土土,好香呀。”



    潘垚也跟著點頭,是好香



    煎餅的攤子,麵糊被攤開,炙熱的火一烤,瞬間發出誘人的香氣,時不時有大人帶著孩子去店裡,點上一份拌麵一份餛飩,空氣裡都是蔥油的滋味,饞得人肚子咕嚕嚕叫。



    三餐四季,人間煙火。



    人太多,潘垚將潘燕妮的手拉得很緊,兩人個子小,七擠八擠,很快擠到了顧菟那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