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38章 襄陽之戰(第3頁)

  “我們現在怎麼辦?”

  胡質沒有去在意的毌丘儉的語氣,他只是看向毌丘儉,問道。dengbi.cc

  毌丘儉久鎮荊州,熟知荊州情況,如果連他都沒有想法,那兩人就等著受到處罰吧!

  哪料到毌丘儉居然是搖頭:

  但聽得他說道:

  “如今之計,誰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唯有看看能不能依靠樊城,在漢水重建浮橋,與襄陽聯通。”

  胡質聞言,不禁有些失望,這不還要衝破陸遜的水上防線嗎?

  想了想,胡質又問道:

  “上庸呢?能不能讓上庸的守軍,從西邊給吳寇壓力?”

  聽到這個話,毌丘儉臉露出苦笑:

  “文皇帝在時,上庸等地,豪族勢力就不小,到了先帝登基的時候,申家之流,就敢私自刻印官符,以天子名義,授與他人。”

  說到這裡,毌丘儉嘆了一口氣:

  “待司馬太傅親自平定了上庸孟達作亂後,朝廷曾欲清查當地人丁戶籍田地,沒想到遭到了司馬太傅的阻止。”

  ….“只言蜀虜以密網束下,故下棄之,大魏宜弘以大綱,士吏則自然安樂,故朝廷便不再提此事。”

  “且司馬太傅久守宛城,勸農桑,禁浮費,故南土士吏,多是感念司馬太傅之恩。”

  事實上,上庸等地的豪強問題,是有著極為複雜的歷史原因的。

  近一點,至少要追朔到武皇帝與劉備爭奪漢中時期。

  注:上庸等地,在東漢時屬於益州

  遠一點的,甚至可以朔源到劉表劉焉張魯等人。

  上庸等郡,處於南陽、襄陽、漢中的交界地帶。

  又處於巴山的包圍之中,道路難行。

  這幾十年來,無論何方勢力擁有此地,都要安撫好當地的豪強。

  胡質眉頭一皺:

  “毌丘將軍鎮守荊州這麼多年,都沒有能讓上庸之地的士吏歸心朝廷?”

  毌丘儉一聽,心裡頓時破口大罵:

  說的什麼屁話!

  先帝在時,司馬太傅可是輔政大臣,上庸等地的士吏,哪一個不忠於朝廷?

  待先帝東巡許昌,司馬太傅退守洛陽,大魏連關中都失去了。

  自己既要防備北面的武關,又要防備南邊的吳人,哪還有什麼精力去鎮撫西邊上庸等地?

  說真的,以現在天下的形勢,這幾地一直沒有作亂,有心重新歸附西蜀,已經算是難得了。

  還想讓上庸出兵?

  不說司馬懿,難道漢中的蜀虜,就全是死人?

  看到毌丘儉臉色難看,胡質咳了一聲,沒有再追問下去,只得轉移話題:

  “襄陽城中,糧食尚足否?”

  毌丘儉臉色陰沉。

  胡質心底一沉,臉色也跟著難看起來:

  你什麼意思?

  在荊州幹了這麼多年,這沒幹好,那也沒幹好,你到底幹了個什麼玩意?

  他正在想著,只聽得毌丘儉終於開口說道:

  “文皇帝在時,朝中眾臣朝議荊州之事,皆言襄陽無谷,忠侯即曹仁以此為由,請還屯宛城。”

  “文皇帝同意後,忠侯還曾焚燬襄樊二城北還。後孫權派人佔據襄陽,忠侯奉旨討伐,再次收復襄陽。”

  “為免漢水南邊的人丁為吳人所迫,不但是普通百姓,就連不少夷人,也被忠侯遷至漢水北邊。”

  “這些年來,襄陽與南郡之間,已成白地矣!故而襄陽之糧,多是由北邊輸送過去。”

  說到這裡,毌丘儉閉上了嘴巴。

  注:原歷史上,吳國陸遜因為荊州缺糧,曾上書孫權,要求荊州將士屯田;而晉國羊祜接手荊州防務時,軍中無百日之糧,可見荊州糧食的緊張

  本章尚未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甲青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