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187章 互相算計(第3頁)

一旦有戰事,這才召集至壽春,然後視吳寇進犯情況而調兵。

只不過這一次,王凌立功心切,一心想要向提拔自己的曹爽證明,自己絕對是比滿寵更適合做揚州都督的人。

所以他一聽得孫權出現在巢湖,還沒有等大軍集結完畢,就立刻帶著大部分人馬南下合肥。

這個略過於急躁的做法,依現在的情況看來,卻是不失為一個妙著。

在向六安派出援軍以後,憑王凌在合肥的兵力,並不足以擊潰孫權所領的禁衛軍。

但從青徐集結過來的後軍,已經得到了王凌的命令,開始迂迴,準備繞一個彎,伏擊吳軍側翼。

到時候,孫權的禁衛軍,盔甲武器就是再厲害,只怕也擋不住兩支魏軍的合擊。

不過箇中具體佈置,王廣自然不會與文欽細說。

只是文欽一聽孫權所為,頓時有些失態:

“你說什麼?孫權當真敢領兵上岸?”

不怪他失態,而是吳寇主力兵臨六安城下的情況下,文欽已經確信,合肥那邊的吳軍,最多不過是虛張旗鼓。

特別是孫權,上一回他就在船上徘迴二十多天都不敢上岸。

這一回,只怕是更要故作姿態更長時間。

沒想到他竟敢領軍上岸,甚至還到了合肥城下。

最重要的是,已經看穿了孫權虛實的王凌,不會真的能擒住孫權,立下不世之功吧?

想到這裡,文欽心裡一下子五味雜陳起來。

說起來,吳寇的虛實消息,還是自己親自送到王凌那老匹夫手中的呢!

只是六安城下吳寇雲集,文欽必須得先先想辦法退眼前之敵。

至於遠在合肥的王凌,會不會當真立下大功,卻已是非他所能左右。

接下來的六安城的攻防勢態,彷佛真的被文欽說對了。

吳軍一直沒有發起太大的進攻,不過站在城頭,已經可以看到,最靠近的吳軍營寨,漸漸地堆積起木頭。

然後又過了兩日,木頭已經堆到營寨外面來了。

吳軍,似乎要開始組裝大型攻城器具。

文欽把這些變化看在眼裡,渾然不懼:

“來吧,賊子!”

雖然兵力仍是要比吳寇少,但文欽已經有足夠的底氣,面對吳寇即將到來的攻城。

就在王凌試圖做一個圈套,準備擒拿孫權,文欽準備想辦法擊退六安城下的吳軍時。

遠在後方壽春城外,突然出現了一支人馬。

壽春城是揚州的州治所在,同時也是魏國江淮一帶最重要的樞紐之一。

城內居民及駐軍,還有往來商旅,每日進出城池的人數數不勝數。

每天天還沒亮,城門內外就已經有不少百姓在守候著,等待城門的開啟。

揉著眼睛,打著哈欠的城門守衛,絞著繩索,準備著今日的例行公事。

這裡是大後方,雖然傳聞合肥有賊來犯,但沒有一個人會在意。

畢竟南邊的吳寇幾乎是年年進犯,但從來都沒越過合肥一步。

壽春的官吏百姓,這二十餘年來,大夥早就習以為常。

更別說這一次,王都督早早就親自領軍南下。

壽春城依舊如往日一樣開城門,就說明一切如常。

城門吱呀吱呀地打開了,城門內外等著進出的眾人一擁而上。

“慢點慢點!”

城門官高聲喊著,“這邊進,那邊出,一個一個來!”

每天這個時候,就是城門最亂,也是最擁擠的時候。

城門的守衛發現今日要進出的人似乎有點多,但也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前方賊人來犯嘛,有些商旅想要快點離開,也有些鄉下的土老財拖家帶口地想要進城避幾日風頭,那都是正常。

而從六安日夜兼程趕過來的吳軍,正是掐著這個點,趁著尚未完全散去的霧色,向著城門衝過來……

諸葛恪這些年屢屢派出細作探路的堅持,在這一刻,終於得到了回報。

吳軍的奇兵,完全避開了魏軍的耳目,走了一條魏軍沒有想到的道路。

城頭的魏軍士卒,直到這一刻,猶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直到揉了好幾下,發現自己並沒有眼花時,這才淒厲地發出警報:

“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