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44章 關將軍的遲疑(第2頁)

“將軍,前方只有零星的賊軍,看到我們後就立刻退走了。”

“還有一軍,駐守於前面一處高地上,看旗幟應當是我們大漢的將士。”

關將軍聞言,舉起望遠鏡。

入眼處,殘敗的營地,高高飄揚的大漢旗幟,以及似乎有一些人舉著長短不一兵器在不斷揮動,似乎是在向自己這邊歡呼。

雖然看不清他們的模樣,但可以看出他們身上的衣甲,早已失去了本來的模樣,與那營地一樣,已經殘破不堪。

很明顯,這是一支經歷了慘烈苦戰的隊伍。

一向清冷的關將軍亦是有些微微動容。

“立刻派人過去,與他們接觸。”

“喏!”

“讓後軍立刻準備好救治物資!”

“喏!”

“加速前進!”

“喏!”

傳令兵開始四處奔馳而出:

“主帥有令,加速前進!”

“主帥有令,加速前進!”

……

很快,騎兵大軍前鋒分成兩邊,繞過高地,繼續滾滾向前而去。

原本附近殘留的一點魏軍,見狀立刻飛快向著大谷口退去。

堅守了多日的小高地,終於迎來了漢軍的援軍。

一個小校騎著馬,飛奔來到用亂七八糟不知名東西堆積而成的防線前面,高呼道:

“敢問諸位壯士,誰是軍中主將?”

早已經得到消息的王平領著還能站起來將校前來迎接:

“護鮮卑校尉王平,不知是哪位將軍領軍來援?”

小校還沒有回答,小高地又疾馳上來一隊騎兵。

衣甲鮮明,兵器鋒利,高頭俊馬,令人望之便知是難得的精銳。

一個年青將軍在親衛的拱衛下,越眾而出,但見他一個漂亮的翻身下馬,大步流星地過來:

“關某來遲,還望王將軍莫要責怪!”

王平看到這位年青將軍,連忙行大禮:

“末將王平,拜見鎮東將軍!”

還真是鎮東將軍啊!

王平身後的不少人皆是眼睛大亮,伸長了脖子,想要看清這個傳說中的山長之下第一將,究竟是個什麼模樣。

果然是俊美挺拔,英氣懾人。

“王將軍快快請起,關某此時,可當不起王將軍如此大禮。”

鎮東將軍快步上前,親自扶起王平,然後看向王平後面那些全身染了血汙,就連臉上都是灰黑不堪的將校們。

雖然看不出他們的真正面容是什麼模樣,但從他們眼中的光芒,以及在慘烈的大戰後,仍保持著的那股昂揚。

可以看出他們此時的興奮。

“諸位立下大功,當是吾給諸位行禮才是。”

嘿!

關將軍給我行禮了,以後可算是有吹牛皮的資本了!

“關將軍,吾等既入軍伍,就當拼死殺賊,以上報朝廷,下報百姓,不然,豈不是愧對君侯的栽培?”

“就是就是!”

……

七嘴八舌的同時,又是亂七八糟的回禮。

雁門郡雖是邊郡,平城更算是直面大漠。

但關將軍又豈會不知,自家阿郎對這個地方的重視,遠超他處?

故而護鮮卑校尉府的校尉是他出山以後第一個提拔的王平,同時王家父子與阿郎的關係,可謂榮辱與共。

而校尉府的長史,則是講武堂的大師兄張遠,曾跟了阿郎好些年。

至於校尉府軍中骨幹將校,不是南鄉子弟,就是講武堂學生。

胡人騎軍中,還有一部分是原涼州軍胡人轉調過來的。

可以說,從南中到涼州,到九原都督府,再到雁門郡,為大漢守邊的將士和建設邊疆的百姓,都與興漢會,與阿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大概也算得上是一種移民實邊,屯墾戍疆的方式。

當然,這可能也是阿郎給這些普通百姓子弟尋找的一個出路。

畢竟在邊疆,經常與胡人打交道——不管是平和地打交道還是激烈地打交道——不但可以得到鍛鍊,也更容易積累功勳。

若非事發突然,中都護府這幾年可沒對外大動干戈的打算。

關將軍含笑對著這些滿腔熱血的年青將校們點頭示意,然後又對王平說道:

“我已經讓後方趕快把物資送上來,給將軍麾下將士好好補一補。”

“還有,如今軍中受傷將士何在?我還特意吩咐送一批藥材上來……”

關將軍不提起這個還好,一提起這個,王平臉色就是一暗,就連原本挺興奮將校們也有些沉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