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24章 抗命?(第2頁)

孫禮笑笑:

“若是沒有西賊援軍,按郭先生所言,魏延所掌之軍,不過三萬。”

“強攻高都,傷亡只怕不少,再加上他又被太傅調動,在高都和長子之間回來奔跑,早已是師老兵疲。”

“就算賊軍再精銳,只怕此時亦只不過強撐一口氣。”

“如此一算,此時能跟隨魏延到這裡的賊軍,能戰者不會超過一萬五千數。”

說著,孫禮看向那箭失交錯不斷的兩軍之間的上空,目光微微一凝,聲音有些低沉:

“若是換成往日,魏延憑藉工程營之威,再加上一萬五千的精銳之師,未必不能威脅到長子。”

“只是可惜啊,如今這些精銳之師,卻已經是疲憊之師,此時他想要攻下長子,無異作夢罷了。”

郭循這才鬆了一口氣:

“聽孫將軍前頭所言,我還道……”

說了一半,他又止住不語,臉上重新換上了笑容:

“上黨之事,太傅謀算已久,等賊子援軍到來,上黨之事早已有定論。”

“魏延眼下之舉,不過是困獸之鬥罷了。”

孫禮卻是沒有郭循這般樂觀,他的神色,略有沉重:

“昔大魏精騎,縱橫天下,賊子仰仗弓弩之利,方可堪堪與大魏一戰。”

“如今賊子步騎皆銳,再加上弓弩,遠戰近戰,已經是都強於大魏矣。”

“大魏若想要與賊軍一戰,非憑藉險地不可;而若是想要與賊正面列陣而戰,則非兩三倍於賊軍不可。”

孫禮指向對岸,說道:

“魏延敢以這些兵力來攻,正是因為有所仰仗。”

好歹是賊軍中的勐將,魏延就算是怒極而來,自然也是有些許底氣。

郭循聽到這個話,沉默了下來。

他做細作這幾年,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自然知道,孫禮所言,並非虛言。

兩人之間,突然沉默了下來。

而兩岸的對射,情況又有了變化。

漢軍的楯車和大楯,已經推到了水邊。

但聽得漢軍鼓聲再變。

“快,快!快上去!”

後方的輔兵和民夫被不斷催促著,開始向著岸邊跑去。

他們的工作,就是要搶時間,想辦法把護城河給填平。

相比於披甲率較高戰兵,這些輔兵和民夫,護甲就低得多。

魏軍早就看到了漢軍的變化,原本已經有些被壓下去的箭雨,突然又是一波暴射。

低著頭跑在最前面的輔兵,才剛剛進入箭雨的範圍,有兩個突然就慘呼一聲,翻倒在地。

從空中降下來箭羽,可能穿不透防護嚴密的鐵甲,對於只有布甲的輔兵和民夫,殺傷力還是不小的。

看到前面的慘狀,有些民夫不由地放緩了腳步。

兩邊又有人在大喝:

“不要停!誰敢不聽軍令,斬之!”

終於到有輔兵衝到岸邊,將木樁放到了地上。

只是他們的運氣,似乎終於用光了。

也可能是魏軍發現了這邊的異常,射向這裡箭羽立刻密集了幾分,幾個輔兵又是一聲慘呼。

踉蹌兩步,伸出雙手,想要抓住什麼,但終是倒在地上,掙扎一番,再無動靜。

……

舉著望遠鏡,看著前線戰事的王含,臉色有些鐵青。

大漢已經多久沒有這樣拿人命去填護城河了?

按照現在大漢軍中的慣例,應當是先以弓弩隊壓制對岸。

如果壓制不住,則工程營的石砲開始跟上。

直至把敵軍逼出弓弩的射程範圍之外,然後再把輔兵和民夫派上去填土。

魏延這種做法,根本就是為了一己之私,罔顧人命!

想到魏延對工程營所下的軍令,王含再也坐不住了。

他收好望遠鏡,轉身匆匆地向著後方而去。

文實正滿頭大汗地帶領工程營的人趕工,看到王含過來:

“王將軍?”

王含把文實拉到一邊,悄聲問道:

“如何?三天時間,能達到左驃騎將軍的要求麼?”

文實抹了一把汗,看了一眼忙碌的工地,苦笑一聲:

“你這不是多此一問麼?昨日尚不可完成,怎麼可能今日就能完成?”

他嘆了一口氣:“最多三架,而且還是日夜趕工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