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193章 最終的目的(第3頁)

 

    “如此說來,吳國這一次,竟是以整個東南江淮戰事作為羊攻”
 

    好大的手筆
 

    “拿一州換一城”
 

    好大的氣魄
 

    推算出了吳人的打算,皇后反而是看得開一些
 

    “事到如今,以天下之勢,就算吳人不想換,怕也是由不得他們了。”
 

    兩國定盟時,吳國的國力看起來要比大漢還要強一些。
 

    所以按那時的情況來說,若是漢國能北伐成功,吳國沒道理不成功。
 

    漢國若是能還於舊都,取得關中,那麼正常情況下,吳國自當也能飲馬大河邊上。
 

    若是漢國進一步取了河北,那麼吳國想必也已經把中原全部囊括其中。
 

    到時候以兗州換幽州,沒什麼不對。
 

    只是誰又能料到,天下會成今日之勢
 

    漢國已經準備攻取河北了,吳國仍是未有絲毫寸進。
 

    到時候拿什麼去換幽州
 

    空口白牙說這是當初約定好的
 

    就算漢國再怎麼守信用,吳國也得有能力派人去接收才行。
 

    “說得倒也是,說不得,這是吳國最後一博罷了。”
 

    “他們的打算,想來就是以後就算不能進軍中原,也能據江而守,故而這襄陽,他們志在必得。”
 

    大漢見識最廣,同時也是最頂尖的三個女子聚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就推算出了吳國可能存在的打算。
 

    雖然不能確定完全正確,但至少大方向應當是大差不差。
 

    最後皇后看向馮都護
 

    “所以中都護以為,要不要帶兵去武關走一趟”
 

    馮都護沒有立刻回答,只是說道
 

    “皇后且容臣想一想。”
 

    事關漢魏吳三國將來的局勢變化,確實是有仔細衡量一番。
 

    “總覺得吳國是要佔了大漢的便宜。”
 

    左夫人有些意不平,“他們讓出一個本來就拿不到的幽州,卻讓大漢出人出力,幫他們拿到襄陽重地。”
 

    “話倒是不能這麼說,”皇后不太同意地搖搖頭,“大義名分,還是很重要的。”
 

    “我們答應了把幽州分給吳國,當時可是祭之皇天后地,廣告天下的。”
 

    大漢走到這一步,已經算是佔了最大的主動權。
 

    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堂堂正正走下去,就足矣。
 

    沒有必要學吳人,平白擔上背信棄義之名,讓世人詬之。
 

    “而且襄陽之地,我們也不好拿。”
 

    武關與襄陽之間,終究還是隔了一個宛城。
 

    若是以後大漢出兵,奪取宛城,那麼吳人必然也會趁機取下襄陽。
 

    馮都護終是嘆息一聲
 

    “但若是如此,讓吳人取了襄陽,那麼大漢以後只怕就不能走宛城取許昌了。”
 

    畢竟宛城可是處於平原之地,無險可守。
 

    若不然,曹操也不至於在認定關老君侯要攻克襄樊之後,要被嚇得幾欲遷都。
 

    以後大漢要是想經宛城攻許昌,就相當於把大軍後側再一次暴露在吳軍面前。
 

    誰知道到那個時候,吳人會不會忍不住再來一次背刺
 

    “欲取宛城,則得同時控制襄陽,襄陽不守,宛城亦難安。”
 

    皇后聽到馮都護有欲從武關攻取許昌之意,眼中一亮,但很快也跟著嘆息
 

    “世間豈有魚與熊掌兼得之事”
 

    馮都護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左右夫人。
 

    誰說沒有
 

    我不就是兼得了
 

    “這麼說來,吳人之謀,未必不是故意如此,逼得我們少了一條滅魏之路。”
 

    右夫人不太懂軍事,但懂人心。
 

    她略一思索,便又猜出了吳國一定要奪取襄陽的另一個可能潛在的意圖。
 

    不能走南邊,那就只能走北邊。
 

    這麼一來,不但留給吳國的時間就更多了,而且選擇也更多了。
 

    控死了大漢從南邊滅亡魏國的道路,而若是大漢取了河北,從北渡河南下的時候,吳國說不得還能趁機從南邊佔些便宜。
 

    “說得倒也有理。”皇后點了點頭,“這倒是我沒有想到的。”
 

    她看向馮都護
 

    “吳國密使一直在等消息,時間不多,中都護還是要及早下決定才是。”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