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191章 歷史的重演(第2頁)

否則的話,因為角度的問題,城頭的人,想要精準砸中牆根的人,委實太難了。

……

聽著西面的合肥城傳過來的聲音,守在肥水岸邊的張休與顧承知道,這是大軍在攻城。

顧承怒極,拔劍插到地上,沒入半尺:

“全家欺人太甚!此戰過後,不論勝或不勝,吾都將恥與之為伍!”

張休卻是冷笑一聲:

“與之為伍?呵,全家這一次,最好能攻下壽春,如若不然,看我如何上奏陛下!”

顧承嘆息一聲:

“陛下為了此次北伐,幾乎是舉國之兵北上,這壽春一城,更是籌謀已久。”

“只要稍假數日,壽春城豈有不破之理?”

張休不服氣地哼聲道:

“說不定全家……”

話未說畢,南邊突然傳來隱隱的雷聲,打斷了他的話。

“這天氣怎麼這般古怪,明明豔陽高照,怎麼會打雷……”

顧承下意識地循聲看去,當場瞠目結舌。

看到顧承這個模樣,張休亦是好奇地順著他的目光看去。

這一看之下,張休的臉色竟是跟著大變。

但見極目之處,出現了一條黑線,黑線漸漸變粗變大。

“騎軍!”

“是魏賊騎軍!”

漫山遍野的魏國騎軍,正從南奔來,就連種著莊稼的田地,都沒有絲毫迴避,鐵蹄肆無忌憚地踐踏而行。

“魏賊怎麼會這麼快回軍?”

張顧二人看到對岸氣勢驚人的魏國騎兵,竟是異口同聲地說出了同一句話。

“不妙!”

“五營將秦晃在對岸的人馬,怕是擋不住賊子!”

張化雖不忿全琮的做法,但天地良心,他是真的希望大吳能攻下壽春,進取中原。

故而方才所言,實不過是氣惱之語。

此時看到魏軍竟是如此快回援,他心裡頓時大急。

“快,快,快,快領軍過岸,支援秦將軍。”

“來不及了,快讓秦將軍領軍退回來,依河而守!”

就在兩人做出相反的決定時,魏軍精騎沒有絲毫停頓,直衝向毫無防備的秦晃陣營。

而肥水的這一邊,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嗚嗚的號角聲急促響起。

只是待張顧二人整軍完畢,對岸秦晃的營地,已經是一片狼籍。

“來不及了……”

張休拉住準備領軍過河支援的顧承,“守住,守住橋,不要讓魏賊過岸!”

顧承抬頭看去,但見對岸不少士卒正紛紛跳入肥水之內。

他們的身後,是影影綽綽,往來突馳的魏賊騎軍。

“賊子,怎麼會從那裡出現?”

顧承不由喃喃自語,似乎直到此時,他猶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這定然是賊子的謀劃!”

張休咬著牙,面有悔色:

“吾等大意了,應該早派些斥侯,再往遠一些查探。”

顧承苦笑:

“吾等這是吃了不熟識地理的虧,看賊子這番突襲,怕不是早有預謀,故意繞開了吾等視線。”

按理來說,就算是王凌領軍從合肥回援,也應該是從南邊過來。

可是魏軍所來的方向,不是南方,而是東北方。

壽春東北方,有北山(即後世“草木皆兵”的八公山)。

賊人正是利用北山的掩護,突然殺出,讓東岸的秦晃措手不及。

被張休拉住的顧承,看清了對岸的情況之後,登時就熄了過去支援的心思。

二人終還是太過年輕,靠的是父輩甚至祖輩餘蔭,這才能單領一軍。

更重要的是,吳軍喜歡靠水作戰,似乎已經是深入了骨髓裡。

不論是秦晃也好,張休顧承也罷,他們領軍駐紮,皆是在肥水邊上。

而且為了儘快攻下壽春,全琮需要把主要兵力放在攻城上,並沒有給他們分兵太多。

對離肥水稍遠一些的地方,他們並沒有派出哨探。

可能是潛意識裡他們並不願意派出兵力去離水太遠的地方。

當然,也有可能是時間太短,他們沒有來得及查探。

亦或者說是人手不足……

反正不管是什麼原因,這一次,確實是被魏軍得逞了。

而這個時候,已經有一些吳軍將士,順著橋狼狽不堪地逃過這邊來。

“快,派人把他們接過來!”

因為隔了一條肥水,情況看得不清楚,張顧二人派人接應敗兵,急切地向他們詢問道:

“秦將軍人在何處?”

敗兵皆是心驚膽裂,沮喪不已,這種時候,誰還有心去看自家主將此時是個什麼情況?

看到這幫殘兵敗將皆是垂首不語,張顧二人不由地齊齊跺腳。

張休氣極,大怒罵道:

“汝等守不住營,又拋棄主帥私自敗退,戰後論罪,到時候你們以為能逃得掉?”

在連聲逼問之下,敗兵裡這才有人畏畏縮縮地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