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165章 調動


  “九原都督府那邊傳來消息,五原縣鍊鐵工坊打算伐陰山林木,燒炭鍊鐵。”

  張大秘書拿著都督府的公文,遞給馮都護。

  “哦,終於開竅了?”馮都護接過來,掃了一眼,又扔到桉上。

  “整整落後了平城一年時間,焦炭用得多了,現在才想起來原來還可以用木炭鍊鐵?”

  右夫人有些嗔怪地看了一眼馮都護:

  “說什麼怪話呢?好歹這個事情是你定下來的,不早點提醒他們,現在還有心情說風涼話。”

  馮都護嗤地一聲笑:

  “這都多少年了?難道指望我一輩子帶著他們?”

  說句實在話,以馮都護現在的聲望和身份,就算是立馬退休,安心呆在家裡。

  前半生的功勞和攢下的資本也足夠他躺著吃一輩子。

  更別說現在他的重心是放在季漢的軍政方面。

  對於他來說,興漢會這個白手套,養了這麼多年,正是當用的時候。

  而不是還要他操心教他們怎麼做事。

  右夫人聞言,失笑道:

  “話雖是這麼說,但確實如阿郎所言,這些年來,大漢一直用的是焦炭鍊鐵,都用是習慣了。”

  “驟然間沒有煤,一時間燈下黑,光顧著找煤,沒想著伐木燒炭鍊鐵,也是情有可原。”

  說著,頓了一下,又看向馮都護:

  “再說了,興漢會這麼多年來,誰不知道馮會首從來沒有錯過?”

  “既然你都讓人在那裡找煤,任誰看來,都不懷疑那裡會有煤礦,哪知道尋了這麼久,也沒能尋到。”

  也不能說是沒有尋到,倒是尋到了一兩個小煤礦,只是煤的質量不太好。

  給當地的軍民用來燒水取暖是夠了,但用來鍊鐵,卻是夠嗆。

  “而且邊塞的林木,一直都有充當關塞的作用,他們沒有得到允許,自然也不敢隨意砍伐。”

  不要以為古人就沒有植樹造林的意識。

  事實上,從史料上看,從周朝開始,就已經有了“遂人”、“封人”之載。

  “遂人”是邊境林營造的執行者,“封人”也具有營造和管理邊境林的職責。

  戰國時代,《荀子·疆國》記載戰國時秦國和趙國之間的邊境林有“松柏之塞”。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北方邊境的安全,修築了萬里長城。

  同時在沿著長城廣種榆樹,成為一道綠色長城,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條邊防林。

  《漢書·韓安國傳》稱:

  “蒙恬為秦侵胡,闢地數千裡,以河為竟,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於河。”

  大漢取得天下後,又多次對這條邊境林進行復修,史稱“榆溪塞”,也稱榆林塞。

  《史記·衛將軍列傳》:

  (衛青)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舊塞,絕梓領,梁北河,討蒲泥,破符離,斬輕銳之卒,捕伏聽者三千七十一級,執訊獲醜,驅馬牛羊百有餘萬。

  (秦漢時期稱河套地區為河南地)

  稱林為塞,可見這條邊境林的地位,在漢代人眼裡,與萬里長城不相上下。

  雖然榆林塞的主要目的是讓胡人不能隨意騎馬南下。

  但在客觀上,對河套與西北地區,也起到了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

  事關邊塞防備之事,同時這些年又深知林木對耕地的保護作用。

  特別是在降水稀少的河南地,耕地出產的糧食多少,決定了邊境軍心民心的穩定程度。

  五原縣鍊鐵工坊不敢第一時間把主意打到伐木燒炭上面,也是說得通。

  也正是因為河南地的林木事關國防,所以馮都護對五原縣鍊鐵工坊的燃料之事一直不吭氣。

  要不然以他的身份,主動說出伐木燒炭之事,說不得就要被人噴死。

  就算不被噴死,但背後說不得又要被人說成是見利忘義,為私利而罔顧國家邊疆等等諸類。

  幸好劉良和許勳這一次做事還算是穩當。

  與公文送過來的,還有李許氏的伐木規劃書。

  裡頭詳細地規劃了河南地林木的輪伐輪種。

  如果沒有這一份規劃書,那麼這一份公文就是廢紙。iingyutxt.net

  但有了這個規劃書,會不會有人反對不好說,但至少值得討論一番。

  別看李許氏一介女流,但在農學一事上,影響力可不算小。

  南中的梯田,蜀中的雙季稻,隴右的菽,涼州的苜蓿與糧食輪種,還有河南地的復墾,都有著她的身影。

  雖然有某隻無形的大手在推動這些事情,但真正把理論落到實處的,還是得靠她。

  當然,能一直無怨無悔陪著她到處跑的李同,也有一些功勞。

  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喊李許氏為“許大家”。

  所謂的大家,是指在漢代女子在某一方面,有著傑出的貢獻。

  世人為示尊敬,稱之為“某某大家”。

  “尚書檯那邊呢?是個什麼說法?”

  馮都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