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0554章 千古留名(第2頁)

張星彩淡然一笑,“再說了,李嚴今日能為了爭權而做出這等事,說明他根本就沒有把陛下放在眼裡。”

“今日他沒謀逆之心,那是因為他沒得勢。待他得了勢,按此人一慣的做法,誰又敢保證以後能做出什麼事?”

“丞相不管怎麼說,至少還是忠於大漢的。不說勤於政務,日夜操勞,只說南征後又馬上準備北伐,說明相父當真是把先帝興復漢室的託付放在心上,兩者相比,高下立判。”

“可是李嚴終究是先帝託付之人,身份非同小可。而且這些事情,皆是相父所言,我們還是得小心斟酌一番才好。”

劉禪還是有些猶豫。

“真要查出這些事的真偽,並不困難。而且若是陛下於心不忍,那就再給他最後一個機會。”

張星彩早知陛下心地忠厚,早就想出了試探之法,“待丞相誓師北伐時,可令人給李嚴送去一封信,讓他率軍北上去漢中,且看他願不願意。”

“丞相與李嚴,兩者皆是先帝託孤之人,到時戮力北伐,倒也是一番佳話。若是他願意,那就說明他心裡仍是以大漢為先,他與丞相之間,我們若是有機會,那就幫忙調解一番。”

“若是不願意,那就說明他私心重於國事,再加上以往種種作為,這種人,即便是再怎麼有才,也不能用他。”

只要都願意以大漢為先,丞相與李嚴相爭,皇家正好可以居中得利。

但張星彩想到李嚴以前的所作所為,心裡卻是沒抱什麼希望。

劉禪倒是沒想那麼多,一聽到這話,連忙點頭道,“此言大善!”

同時心裡想著,李嚴啊李嚴,我可是給你最後證明自己的機會了,到時你如何做,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建興五年二月底,諸葛亮離開錦城,向著漢中進發。

大漢天子引百官送於錦城外十里。

這一路上,旌旗蔽野,戈戟如林,迤邐而行。

待行至劍山,諸葛亮看到群峰雄偉,山勢險峻,心生感慨,“《蜀道難》裡曾言,劍山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果真是貼切無比!”

於是傳令至南鄉,令人派出土木工程隊,在此處鑿山岩,架飛樑,搭棧道,形成閣道,方便商旅往來。

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為門,修築關門,並取名劍門關。

消息傳到越,馮永當即大笑,“飛樑閣道,丞相此舉,可令‘劍山崢嶸而崔嵬’這一句改成‘劍閣崢嶸而崔嵬’矣!”

同時美滋滋地拿著《出師表》在傻樂。

想不到哇想不到,老子竟然在這篇千古文章裡留名了,甚至還是在最開頭的位置。

灑家這輩子,值了!

後世的中學生們在抓耳撓腮地痛苦背誦這篇文章時,都要念叨一句:越長史馮永……

哇哈哈!

想想就爽死!

這算不是算是另類的千古留名?

關姬在旁邊看著馮永笑成白痴的模樣,有些擔心地摸了摸他的額頭,“阿郎沒犯病吧?”

“胡說!我哪來的病,我好得很,好得不能再好了!”

馮永心裡的歡喜沒人能分享,感覺真是憋得難受,“我想讓丞相把這出師表再抄一遍,留給馮家當傳家寶,細君你覺得如何?”

“丞相哪有時間跟你胡鬧?”關姬沒好氣地白了一眼馮永,“不就是在上頭提了阿郎一句麼?再說了,又不止提你一個。”

馮永“嘖”了一聲,“你懂什麼,真是頭髮長,見識……”

算了,這年代,男人的頭髮也不短。

眼睛轉了轉,馮永想起這奏章的原文應該是在阿斗手裡,不知道阿斗願不願意出手?價高點無所謂的。

想起小胖子的憨厚模樣,馮永心頭一動:這個奏章原文,說不得真能搞到手呢!

“又在想什麼歪主意呢?”

關姬在一旁不滿地說道。

“我哪有什麼歪主意?”

馮永一驚,連忙擦掉嘴邊的口水,斷然否認道。

“你一想歪主意,就這副模樣,別以為妾不知道。”關姬哼了一聲,“不過說真的,丞相都進駐漢中準備北伐了,你就一點不著急?”

“我著急什麼?”馮永哼哼兩聲,“只是準備,又沒開始。”

若說別的馮永還真沒有把握,但說起蜀漢的大事件,馮永最是清楚不過了,特別是蜀漢的幾次失敗,後世都快要討論爛了。

張三爺丟徐州,關二爺失荊州,劉大爺夷陵之敗,諸葛老妖和趙四的北伐。

劉關張趙諸葛,一個都沒能跑掉。

特別是北伐的這幾年,就是馮永最清晰歷史脈絡的時間點,畢竟跟別人對噴的網絡專業噴子,不查資料,那就是等著被人噴死的下場。

關姬神色古怪地看著他,問道,“你知道丞相什麼時候開始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