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3頁)

嗯,想到此事馮土鱉就不得不服氣諸葛老妖。

自己為了能來漢中,所以把軍糧獻了上去。

本就是想著諸葛老妖南征北伐都受糧道所制,所以這軍糧雖然不能全部代替糧草,但好歹也能緩和一下糧道的限制,沒想到對方首先不是拿來用,而是先拿來賣。

甚至還賣出了名堂。

這如何不讓他服氣?

“所以憑兄長這些功勞,再升官職,那也是應當。”

“在這風口給我升官……”

馮永不是傻子,想了一想,問道,“丞相這是想向天下人證明,流言所言不實?”

“正是。雖說不能明著查,可未必不能暗暗查。嘴裡解釋不過人家,我們可以做著解釋給他們看。”李遺臉上露出佩服之色,“兄長心思果然厲害。”

“查出什麼了?”

方才聽到只能忍著,雖然知道此時再亂了自家手腳,反而會落人他人的計算,但馮永心裡肯定是惱怒的。

此時聽到諸葛老妖還是暗中查了,心裡自然關心查出什麼東西來。

“此事說起來複雜。”

李遺搖頭,“丞相也不願與小弟多說。只說了北邊和南邊都有份,甚至東吳都有可能。”

所以還是那幫想娶張星憶的豬腦子被人利用了唄!

要是放在往日大漢國泰民安時,這些流言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但在這種時候,童謠民間流言也是有著不容小視的殺傷力。

什麼“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然後董卓就死了。

什麼“代漢者當塗高也”,然後袁術就稱帝了。

……

馮永撇撇嘴,諸葛老妖不願意說給李遺聽,其實就是不想說給自己聽。

只怕還是怕自己知道究竟是誰最先傳出的流言。

所以諸葛老妖讓自己升了官,雖然有李遺所說的功勞在裡面,但未必沒有安慰自己的意思。

“我升了益州典農校尉,那義文和子實呢?”

趙廣和王訓作為馮永的左右手,按道理也應該是跟著高升才是。

李遺聽到這話,臉上露出興奮的表情,“丞相卻是未說。”

趙廣和王訓沒升官你高興什麼?

馮永有些奇怪地看了李遺一眼。

“那樊阿一行人聽了錦城的流言,當場就有人要回南中。就是樊阿,亦是顧慮不已。”

李遺卻是沒有再把話頭接下去,只聽他臉上的笑容越盛,“小弟從丞相那裡聽到兄長要升益州典農校尉的消息,便對那樊阿再許了諾,說兄長可以讓他的族人子弟出仕,這才讓他放心前來。”

“文軒此回只怕有些輕率,這出仕之事,哪有這般好許諾的?”

馮永大驚,“你就是把此事推到我的頭上,也得先問過我的意見才是。”

讓李遺去找張仲景的傳人,馮永所許下的諾言也就是給他們一個醫堂,讓他們能堂堂正正地坐在堂上給人治病,還能把他們的學問光明正大地流傳下去。

至少在馮永自己的三分地裡,讓醫工不被人輕視,他還是可以保證的。

不被人輕視,又能衣食無憂,還能廣為授徒,不擔心自己的學問斷了後,這等好事對於醫工來說,也算是世間少有了。

這個時候良家子,有幾人能像張仲景那樣自甘墮落為賤籍?

所以醫工的一身醫術,找不到傳人也是可能的。

但架不住馮土鱉手裡的奴僕多哇!

想要戶籍?又沒天分學習?

不要緊,只要你願意跟著醫工學習,不需要你成為一個名醫,只要能學會普通的醫術就夠了。

放心,在紡織工坊裡沒有賤籍,全是上的良籍。

對外全稱是織工或者牧民,算是農的一種。

織布和放牛誰敢說不是農民?

至於看病啥的,全是兼職,兼職懂不懂?

就像是普通農人忙完了地裡的活,手工打造幾個犁,難道就能說人家是匠人嗎?

但是做官,那就是真正步入了“門”的行列,就算不是世門而是寒門,那也是門。

從賤籍到出仕,媽的華佗那麼大的本事都沒能求得曹操鬆口,他馮永一隻土鱉哪來那麼大本事?

只是李遺又說了一句,讓馮永驚得差點跳了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