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0094章 論放牧的方式(第2頁)

炎黃子孫,可以說是獨得上天寵愛:佔據了好幾條河流沖積而成的平原地區,而且這些平原地區面積廣大,都處於氣候溫暖適宜耕種的地區,足以折騰個幾千年。

這個地理優勢就算是在世界範圍來說,也是少有的。所以就算是在落後的古代,都有底氣說出“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的話來。

但你把這話放到草原上去試試?百畝草地,在沒有青貯技術,沒有輪牧知識,只知道逐水而居的古代,能養出幾頭牛羊不知道,但肯定養不活一個人。

所以草原那麼大,你可以活得自在,但死得更快。

風吹草低現牛羊,說著是好聽,但那是在有草的時候。到了冬天,一場白災下來,別說是牲畜,就是人都得乖乖地等死。

古代的北方遊牧民族,冬天的時候一個部落擠在一起取暖,是把青壯放在最中間,把老弱放在最外面。也就是說,那些老弱要是挺不住了,就先去死,留下青壯就行。

這樣既留下了族裡的有生力量,又可以減少人口,以免過多地消耗口糧——物競天擇這個概念,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他們要是不南下搶,怎麼活下去?

當年馮永所在的駐地部隊,雖然周圍都是沙漠,可是在離駐地幾十公里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村落。有一次部隊與那個小村落搞軍民魚水情,拉了一些人過去,幫村民們搞那個飼料青貯窖。

村裡只有幾戶人家,每家都養了十幾頭羊,基本上全家人的經濟收入就靠這些羊。

作為南方人的馮永還好奇地問了一個特白痴的問題:為什麼不多養一些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個看起來六十多實際只有四十來歲的老漢,操著一口半生不熟的普通話,指著遠遠的空曠地說:“這個嘛,草不夠吃嘛,羊吃太多啦!”然後又指了指那做成塔狀的飼料青貯窖,“冬天就靠這個嘛,不然羊沒得吃,餓死啦。”

有了青貯技術的後世,牧民們都得精打細算畜牧的保有量,不然你死命養,真當人家牛羊喝西北風就能長大?更不要說是在那個地裡長多少草就放多少隻牛羊的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