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420章 忽必烈解決蒙漢矛盾,老天爺給王莽的機會

聽完王莽的話之後,很快就有一名大儒站了出來,對著劉秀拱手道:

 “陛下,老夫以為,井田乃周代聖人之法,陛下欲重建聖人之世,恢復井田制度理所當然。”

 “然周道已衰,民不從之。秦隨民意,滅蘆井而置阡陌,遂一統天下,至今海內未見其弊。”

 “陛下欲違民心,追復千載絕跡,雖堯舜夏起,無百年之漸變不能行也。“

 “臣以為,當今天下初定不過數載,萬民新附,井田雖古聖賢之道,誠未可施也。”

 這一番話說出來,在場的上千人頓時一陣譁然。

 井田制,那可是儒家創建者孔夫子心中的“聖王之道”。

 在場的無一不是儒家門徒,聽到這種反對孔子聖王之道的言論,自然震驚不已。

 朱佑倒吸一口涼氣,開口道:

 “這是中郎區博啊,他好大的膽子,竟然敢當著陛下和這麼多人的面說出這種話!”

 果然下一刻,區博就被眾人的口水給淹沒了。

 “簡直是奇談怪論,竟然敢違逆夫子的話語!”

 “我等儒家門徒,光復聖王之道有何不可!”

 “連夫子都敢質疑,爾還當什麼儒家弟子!”

 區博聽著眾人的指責,表情不變,大聲開口反駁。

 “我等儒家子弟,雖要遵守夫子教訓,但也要為天下士人百姓謀福祉!”

 “井田制度確實不可行,那就暫緩實行又如何?”

 也有不少人覺得區博所言有理,兩派吵吵嚷嚷,鬧成一團。

 劉秀三人站在角落,耳邊都是吵嚷聲,三人置若未聞,低聲討論。

 鄧禹感慨道:

 “劉兄真覺得陛下會廢除井田制?”

 劉秀點了點頭,一聲輕笑。

 “若不廢除,天下必然會大亂了。”

 朱佑皺眉道:

 “廢除了天下就能安定了?”

 劉秀沉吟片刻,道:

 “那也未必,大漢兩百年,弊端確實叢生。”

 “陛下想要改革,但幾項改革都無疾而終,恐怕已經引來了許多人的不滿。”

 改革,就是對既有規則的改動。

 無論是什麼樣的規則,能順利實行下來,肯定都已經培養出了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

 改革肯定是要觸動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損害他們的利益。

 就算王莽選擇了停止改革,但這些既得利益者心中還會對王莽像之前那麼忠誠嗎?

 誰能保證王莽停止改革不是一個緩兵之計,等將來情況合適了還會繼續推進?

 當王莽正式宣佈一項改革起,那些既得利益者就已經和王莽離心離德了。

 這就是人性。

 就在三人低聲討論的時候,這一場大論戰,雙方之間的勝負也漸漸分明。

 支持廢除井田制,恢復原先秦漢田地制度的人佔據了大多數。

 這其實也很正常。

 能站在王莽這個皇帝面前的,要麼是大臣,要麼是大儒,要麼是太學生。

 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屬於是大新王朝有權有勢的家族。

 在這個時代,有權有勢,就代表著家族之中一定有大量的田地!

 井田制是所有土地按戶口均分的制度,一名男子往往只能分到一百畝左右的田地。

 這對有權有勢的家族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真正支持恢復井田制度的,一部分是孔夫子的狂熱追隨者,屬於儒家的原教旨主義者。

 另外一部分,則是出身於真正的貧寒百姓家庭,一步步靠著自己才華奮鬥走上來的。

 但這兩種人加起來,數量還是太少,成為不了主流!

 西漢和大新王朝可沒有什麼科舉,而是察舉制(舉孝廉)提拔官員為主。

 察舉制,天然就是有利於大家族的制度。

 王莽點了點頭,淡淡開口。

 “諸位都安靜一下。”

 眾人頓時安靜下來,等待著王莽的結論。

 王莽嘆息一聲,開口道:

 “朕並不是想要損害大新境內士族的利益,而是想著恢復聖人古制。”

 “如今看來,井田制確實不合時宜。”

 “朕等會就下詔書,廢了井田制,依舊採用前漢土地制度。”

 聽到這裡,明堂之中頓時就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

 “陛下聖明!”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鄧禹和朱佑同時轉頭看著劉秀,表情中帶著震驚。

 “真的被你說中了,劉兄。”

 “陛下真的廢除井田制了。”

 “劉兄,你究竟是怎麼想的,能提前猜中?”

 若是在區博開口之後劉秀才猜中,兩人也不會這麼驚訝。

 井田制不得民心,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劉秀僅僅聽到了今天的議題是井田制,就一下子猜出王莽要廢除井田制。

 這就很了不得。

 王莽可是大新王朝的開國皇帝陛下!

 能猜中皇帝的心思,對於任何一個臣子而言,都是最最關鍵的一項才能。

 劉秀看著兩名好友,輕聲一笑。

 “兩位兄臺,你們家族出身雖好,但和我相比卻少了一樣東西。你們可知道那是什麼?”

 鄧禹朱佑齊齊搖頭,催促道:

 “劉兄,你別賣關子了,快說吧!”

 劉秀微微一笑,環視四周,見確實無人在意自己這邊三個人,才輕聲開口道:

 “你們離真正的黔首百姓,還是距離太遠了一些。”

 “我身處蔡陽縣,經常下地耕作,黔首百姓的心思我太瞭解了。”

 “井田制,已經到了必須要廢除的時候了。”

 劉秀在蔡陽縣最喜歡的就是種田,甚至被劉演嘲笑為和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兄弟劉喜一樣,一輩子只能當個農民。

 但種田,也確實讓劉秀接觸到了更多的底層百姓,瞭解底層百姓的想法。

 井田制雖名存實亡,但只要名義上還存在一天,老百姓心中對大新王朝朝廷的憤怒就多一分。

 大新王朝如今邊患四起,內部動盪。

 再繼續維持這個有名無實的井田制,有害無益。

 王莽只要不傻,就一定會廢除掉,以儘可能地安撫民心。

 就在此時,王莽站了起來。

 王邑會意,立刻高聲道:

 “今日到此為止,恭送陛下回宮!”

 眾人紛紛彎腰行禮,道:

 “恭送陛下回宮!”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嘿嘿一笑。

 “這個劉秀小子,確實是有些意思。年紀輕輕就能預判出王莽的想法,難怪能成為大漢的光武帝。”

 蕭何點頭贊同道:

 “光武二字拆開,光是光復大漢,武則是指武功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