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343章 忽必烈領悟金幕本質,朕要當華夏人的皇帝!(第2頁)

 “啊?”劉秉忠猛然抬頭,不敢置信地看著忽必烈。

 忽必烈撫須而笑:

 “是不是覺得很奇怪?”

 劉秉忠點頭,忍不住道:

 “陛下,這會遭遇非常巨大的阻力,甚至可能會爆發國內,乃至大元高層的叛亂!”

 忽必烈哈哈大笑了起來。

 “朕是蒙古帝國大汗,是大元王朝皇帝。朕這一生戎馬天下,什麼樣的危險沒見過?”

 “區區叛亂,何足掛齒!”

 劉秉忠大喜過望,直接跪在地上。

 “臣替天下所有漢人,多謝陛下的大恩大德!”

 一旦廢除了四等人制度,大元王朝就和其他王朝一樣,所有人都是平等了。

 當然,蒙古人作為統治階級,必然還會享受一定的特權。

 但至少不會像現在一樣,北方漢人只是蒙古貴族的奴隸,南方漢人甚至奴隸都算不上,只能算豬狗牛羊!

 忽必烈做出決定之後心情大好,笑呵呵地開口道:

 “秉忠啊,你知道朕為何會這麼做嗎?”

 劉秉忠想了想,不確定地開口道:

 “莫非是因為陛下看了大清和高氏北齊的視頻?”

 忽必烈點了點頭,笑道:

 “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大清和北齊的視頻讓朕意識到,若是大元王朝不能真正漢化融入華夏族之中,那滅亡就是遲早的事情。”

 “朱允炆、朱祁鎮兩篇視頻中對大明開國的介紹,更是讓朕知道了大元壽命甚至無法過百年的殘酷事實。”

 “但那些都不是重點。”

 忽必烈說到這裡,抬頭看向了半空之中那巨大的金幕,輕聲自語。

 “真正的重點,是金幕。”

 “朕現在可能已經明白金幕是什麼東西了。”

 劉秉忠吃了一驚:

 “陛下竟然看穿了金幕作者的身份?”

 金幕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劉秉忠私下裡和其他人討論過無數次,都沒有得出結論。

 忽必烈笑呵呵地開口:

 “不,朕看明白的是金幕的本質。它並非什麼神靈的恩賜,而是五千年華夏文明的縮影和回饋。”

 “金幕不分民族出身,對歷朝歷代的華夏皇帝一視同仁,就是希望我們這些華夏皇帝能讓治下的華夏帝國變得更好,讓華夏文明變得更加輝煌!”

 “所以,朕啊,從今往後,就不當蒙古人的皇帝了。”

 “朕要當的,是大元治下所有民族,包括蒙古人、漢人、色目人、金人等等,所有人的皇帝。”

 “朕要當的,是華夏曆史上最強王朝的皇帝,是將來無數華夏子孫都會交口稱讚的華夏族皇帝!”

 忽必烈說到後來,他的語氣無比凝重而嚴肅,他的表情無比認真而誠懇。

 劉秉忠愕然抬頭,不敢置信地看著忽必烈。

 這一刻,他似乎看到了這位大元開國皇帝的身上,散發著某種奪目的光彩。

 劉秉忠深吸一口氣,突然雙膝下跪,五體投地行了一個大禮。

 “華夏人劉秉忠,拜見華夏皇帝忽必烈陛下!”

 忽必烈放聲大笑,快步走下臺階,親手將劉秉忠扶起。

 “劉愛卿,將來還請多多指教!”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十四皇子胤褆的出發點或許僅僅是為了穩固大清的邊疆,為爭奪皇位增加籌碼。】

 【雖然他在爭奪皇位的鬥爭中失敗了,但他真正將藏地納入華夏治下的功勞是實打實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胤褆,確實是華夏的功臣。】

 畫面一轉,皇位上坐著的,已經是頭戴皇冠的雍正皇帝。

 十四皇子胤褆、八皇子胤禩等人,則垂頭喪氣。

 要麼帶上枷鎖被打入天牢,要麼就被幽禁在暗無天日的房間之中。

 許多追隨這些人的大清臣子身影同樣也出現,他們帶著枷鎖跪在刑場上,被劊子手斬首示眾。

 就在這一幕幕雍正皇帝鞏固權力的畫面中,字幕一行行地浮現。

 【在康熙朝二十年和準噶爾汗國的鬥爭中,大清雖然局部上會遭受挫折和失敗,但總體的大勢是一直獲勝的。】

 【大清穩固建立起了對漠北喀爾喀蒙古、青海和碩特蒙古以及藏地的實際統治,挫敗了俄羅斯帝國對黑龍江流域的侵擾,將外東北和庫頁島牢牢地留在了華夏文明的版圖之中。】

 【康熙皇帝作為異族皇帝,他的統治措施對華夏族並不友好,甚至可以說是殘酷、冷血。】

 【但他的種種手段,也的確鞏固了華夏文明,讓華夏文明的影響力更進一步地在東亞大地上擴展開來。】

 【正如唯物主義辯證法所言,人、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這一點在康熙皇帝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看到這裡,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長出一口氣,皺眉深思良久。

 “人、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

 秦始皇翻來覆去地重複著這句話,臉上的表情一會變得喜悅,一會變得十分憤怒,一會又相當糾結。

 扶蘇提心吊膽地看著不斷變臉的秦始皇,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父皇,金幕作者之言也並非一定就是金科玉律,您覺得呢?”

 秦始皇回過神來,看了扶蘇一眼。

 “但這句話,朕覺得是對的。”

 秦始皇突然露齒一笑。

 “朕總感覺,朕的帝王之道被法、術、勢三個字給困住了。”

 “啊?”扶蘇震驚了。

 法、術、勢,這法家精要三字,難道不是父皇帝王之道的巔峰嗎?

 怎麼會把父皇給困住了呢?

 秦始皇似乎看出了扶蘇的疑惑,耐心解釋了一句。

 “是巔峰,也是枷鎖。朕自從法術勢三字之道大成,就再也無法於帝王之道上有任何進步了。”

 “朕本以為,這便是朕、不,是整個華夏帝王之道的巔峰了。”

 “但今天,金幕的這句話讓朕看到了新的方向。”

 扶蘇聞言,心中越發震驚不已。

 自家的父皇,可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開創了大一統王朝的千古大帝!

 金幕輕輕一句話,竟然還能讓父皇的帝王之道再上一層樓?

 這實在是太恐怖了!

 一時間,扶蘇甚至有些不敢去看那面金光閃閃的熒幕。

 他突然想起了之前曾經在某本方士所寫的書中看到的一句話。

 “神靈,弗可直視!”

 扶蘇敬畏地低下了頭,任由金幕中的光芒映照在身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接下來,就到了雍正皇帝接班,對抗準噶爾汗國了。】

 【雍正皇帝繼位初期,他的主要精力用於國內,需要清除政敵、穩固權力、改革弊政,無暇於準噶爾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