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裡有作 作品

第75章 特批受阻(第2頁)

 “我不否認他既無文憑又無職稱,範局,你也親眼所見了,他為紅星製藥廠做出的貢獻,那是有目共睹的,作為企業,我們理應重用這樣的人才。但是,現行用人原則對他不利,如果局裡能網開一面,那就最好了!”

 “袁廠長,剛才進門你就說明來意了,不就是想讓我們以特批的方式把方翰民轉為正式幹部編制嗎?如果僅從他為企業所做的貢獻,我認為特批他的幹部編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特批也是有條件的,並不像一般人想象那樣,只需我的一句話。”

 老範這席話,出乎袁廠長的預料,“特批也有條件?需要什麼條件?”

 範局長起身來到一個檔案櫃前,從裡面拿出一份文件,然後回到茶几旁,把文件遞給老袁,“你親自看看吧。”

 這是一份省級人事部門制定的破格獲得幹部編制若干細則的規定,老袁翻開文件,仔細查看後發現,像方翰民這種情況,至少需要獲得市級以上勞動模範,或其技術成果經過權威部門鑑定,獲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方可經過特批,獲得正式的幹部編制。

 看完後,袁廠長把文件還給老範,垂頭喪氣地說:“這麼麻煩呀!人家做的貢獻就擺在那裡,現場會都開了,我還以為你說句話,籤個字就可以了。”

 老範很理解袁廠長的心情,但政策規定的原則也不能違背,“老夥計,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即使某人的貢獻有目共睹,必要的政策條款還是應該遵守的,否則,容易給人留下鑽空子的機會。你也不要過分沮喪,即使市勞模不能確定,但你們可以把方翰民所做的某項貢獻,向省市或國家行業部門申請成果鑑定,這條路就是稍微麻煩點,我覺得並不難。”

 “只能這樣了!有了技術成果,事情就好辦了?”

 “放心吧,按照文件裡的規定,只要有權威機構鑑定的技術成果,別說我這裡沒有問題,就是最後拿到市主管領導那裡,他也會痛快地給你核准。”

 雖然乘興而來,掃興而歸,但袁廠長也不是毫無收穫,至少他知道這件事往下該怎麼辦了。

 回到單位,老袁再次把人事科長老侯召到自己辦公室,“特批受阻,咱們都把事情想簡單了。”

 向侯科長介紹了從範局長那裡瞭解到的情況後,袁廠長向老侯佈置任務,第一,告知方翰民,準備技術成果鑑定材料;第二,聯繫省內的權威機構,對有關成果進行技術鑑定。

 按理說,組織技術成果鑑定,原本就是技術科的事,但技術科原來的薛科長已經調任總工辦,代科長方翰民上任時間很短,年齡又小,沒有組織這種活動的經驗,所以,袁廠長把這項任務交給人事科長老侯去完成。

 但是,老侯長期從事行政工作,對製藥行業的權威機構並不熟悉,當他就這個問題向總工程師老夏請教時,不知出於何種原因,老夏向他推薦的三家機構,都是全國製藥行業頂尖的科研單位,其專家的技術水平相當高。

 第一次做這種事,老侯害怕把事情搞砸了,隔三差五就向袁廠長彙報工作進展,當老袁得知權威機構和聘請的評審專家時,他忍不住問道:“這是誰向你推薦的?還是你自己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