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裡有作 作品

第13章 無語(第2頁)

 “秀才,我記得以前在加料過程中,對水的計量沒這麼嚴格,好像多點少點都無所謂,現在改用醋酸了,計量要求這麼嚴嗎?”一位年齡比方翰民大不了幾歲,長相斯文的年輕工人問道。

 能提出問題,說明這位職工不僅把以前的工作放在心上,而且現在的觀摩學習也很認真,方翰民當然喜歡這樣的同事,“小黃師傅,以前的介質是水,按你們的說法,多點少點沒關係,實際上那樣操作也是違反工藝要求的;現在把介質改成了冰醋酸,更需要計量準確,這一點請大家在今後的生產過程中務必注意。”

 “記得以前在正常情況下,把蒸汽壓力維持在一定範圍就不管了,我看焦鐵輝他們現在操作,頻繁調節蒸汽壓力,這操作是不是很麻煩呀?”一位年齡較大的老工人不無擔憂地說。

 “高師傅,對你的問題我做兩方面回答。首先,以前那種操作方法看上去很省事,實際上是不對的,因為不利於‘酰化’溫度的控制,好在用水做介質,對溫度不是太敏感。另外,現在用冰醋酸做介質,在‘酰化’反映起始階段,溫度波動幅度不能太大,所以,他們需要頻繁調節蒸汽壓力,一旦內部達成平衡,溫度將會很穩定。實際上,新工藝操作起來並不麻煩。”

 “酰化”崗位的關鍵在於反應階段,新工藝的核心就在這裡,至於此後的物理提純,採用相同的經典方法,方翰民只需向職工們強調工作的責任心就可以了。

 短暫的崗位培訓結束後,“酰化”崗位準備全面恢復生產,從培訓效果來看,職工們都掌握了新工藝的操作要領,至此,方翰民的任務基本完成,正式生產時,他將把指揮權交還給“酰化”崗位的班長老趙,只有當遇到問題時,才需要他出面解決。

 第二天上午九點多,方翰民正在臨時辦公室編寫總結報告,跟他同在一個辦公室的車間考勤員肖敏突然問道:“秀才,你沒聞到空氣中的酸味嗎?”

 “嗯---?”方翰民做了兩個深呼吸,“是啊,這是醋酸的氣味,哪裡來的呢?”說完,他起身就要往車間去。

 還沒走出辦公室,見老趙一路小跑來找他,“秀才,你去車間看看吧。”

 “我這不是正要去車間嘛,空氣中酸味這麼大,怎麼回事兒?”方翰民急切地問。

 “不知道,你去看看吧。”

 方翰民大步急行,當他來到車間時,發現“酰化”崗位第四、第七和第十號設備,正往外冒著熱氣,當然,設備跟前的氣味更大,嗆得人不住的咳嗽。

 “這不是設備洩露嗎?馬上停止加熱,趕快採取降溫措施!”

 方翰民真是無語,當初為了節省時間,兩位車間領導非要省略設備打壓試漏程序,雖然他也勉強同意了,但那是生產上的大忌,幸好洩露的是醋酸蒸汽,只是酸味嗆人,要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質,這責任誰來負?另外,班長老趙和當班操作工都有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看見設備洩露,第一時間不是採取措施,而是跑來找方翰民,這些人的職業素養實在堪憂!